br>“组织部重新拟定关于孔若启同志的任职情况,我认为很好。孔若启同志年轻有为,工作能力强,这点毋庸置疑。”“但也要看到,他身上的不足和短板。”“比如,对待同志,缺乏应有的包容和理解。”“在处理个人问题上,显得不够成熟和稳重。”“当然了,这些都是小节,不足以影响大局。”“但作为组织部门,在考察任用干部时,必须要全面考虑,不能只看优点,不看缺点。”“不过,话又说回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还没有个缺点和不足呢。”“关键是,要看主流,看本质。”“孔若启同志的主流是好的,本质也是不错的。”“只要加以引导和培养,我相信,他一定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所以,我同意组织部关于孔若启同志的任职情况。”“当然了,这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同志们手里。”郝庆安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态度,又给自己留了余地。厉元朗听后,微微颔首,心中却暗自思考。郝庆安这个人,老奸巨猾,滑不留手。想要从他嘴里套出真话,难如登天。不过,这也正常。毕竟,郝庆安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想要轻易看透他,的确不容易。厉元朗将目光转向沈汝涛。沈汝涛是省长,主管经济工作。对于干部任职情况,他一般不太过问。但今天,厉元朗明显感觉到,沈汝涛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异样。似乎,他对孔若启的任职情况,也有所保留。沈汝涛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对于孔若启同志的任职情况,我原则上同意组织部的意见。”“但有一点,我要提醒各位。”“孔若启同志年轻有为,这是优点。”“但同样,这也是他的缺点。”“年轻气盛,容易冲动。”“在处理问题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考虑和周全。”“这一点,从他治理宏枝县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所以,我认为,在任用孔若启同志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不能因为他的年轻有为,就一味提拔重用。”“而是要给他压担子,让他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沈汝涛一番话,说得语重心长,仿佛一位长者,在谆谆教导晚辈。厉元朗听后,心中暗自点头。沈汝涛虽然话不多,但每一句都说到点子上。对于孔若启的任职情况,他既没有一味支持,也没有一味反对。而是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态度,才是厉元朗最希望看到的。不等于海发言,郝庆安手里捏着名单,突然抛出一个话题。他看向张秋山,好奇问:“秋山部长,名单好像少点什么吧?既然孔若启不兼任宏枝县委书记,那么新书记人选,你们组织部要拿出个具体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