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憧憬(2 / 3)

开开胃,敞开了吃。”

这次赴美训练,首要目标就是提升中国球员的对抗能力,虽然时间比较短,可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能提升一分是一分。

合练的这段时间里,甘国阳感受到中国球员和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不是在技术,也不是在战术,主要还是身体素质。

男篮这批小伙子已经是全国万里挑一的优秀球员,天赋在中国人当中都是顶尖的,身高、臂展、灵活性,都很不错。

而且,球队的新帅蒋兴权制定了“三从一大”的严苛训练标准,球队长时间集训,训练量非常大,球员们的体能很不错。

但受制于60、70年代的国家条件,这批球员在青少年成长期营养摄入一般,底子就没有肉蛋奶丰富的欧美球员这么好。

成为运动员后,吃的多,练的多,但吃的算不上特别好,毕竟在当时,运动饮食专业在中国还是很冷门的学科,没有太多人真正关注。

实际上高水平运动员要提升身体素质,吃和练一样重要,合理的营养结构,优质大量的蛋白、能量摄入,才能保证球员拥有充沛的体能和力量。

甘国阳一直有一套符合亚洲人体质的训练饮食计划,这次毫无保留的用在了国家队球员们的训练中,以帮助球员们较快恢复体能,长足够的肌肉。

这样的饮食当然比较单调,味道不算好,每天大量的吃加训练,相当辛苦,所以今晚的自助餐正好给大伙儿开开胃。

胡卫东已经连吃了七八根帝王蟹的蟹脚,鲜嫩多汁的蟹肉蘸上特别调制的料汁,实在是让人停不下来。

所以当杰里-韦斯特过来给他敬酒时,他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手忙脚乱的擦嘴、擦手,端起酒杯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从阿拉斯加捕来的帝王蟹,肉质非常好,我年轻时,一顿可以吃个两三只,不过吃太多了可不好。”韦斯特和胡卫东攀谈起来。

胡卫东听的半懂不懂,来到美国这段时间,他的英语有一些进步,但要正常交流还是有很多困难。

“喂,老宋,老宋!过来,给我翻译翻译!”胡卫东招呼不远处的宋涛过来给他当翻译。

宋涛正儿八经在开拓者打了一个赛季,虽然没打出什么名堂,因为伤病最终退出了篮坛。

但还是混了一个总冠军戒指,开拓了眼界,还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次他是作为国家队的翻译一起来到美国,帮助球员在这里交流、生活。

国家队12个人里,韦斯特最感兴趣的就是胡卫东。

这个来自江苏徐州的青年今年才21岁,是国家队里年龄最小的球员。

年轻代表着天赋,代表着潜力。

韦斯特看过中国国家队的训练,真正称得上天赋卓绝,能够得上美国球员门槛的,只有这个8号青年。

其他中国队球员,要么是年龄偏大,没有了太多可塑性。

要么是身体素质和美国球员相比差距较大,无法承受高水平比赛的对抗。

胡卫东算得上是翘楚,也难怪刚21岁就入选了国家队,他的才华难以掩盖。

通过一番交流,韦斯特发现胡卫东和他接触过的其他中国球员差不多,质地很单纯。

心里没有什么复杂的想法,加入国家队,好好打球,走一步看一步,对未来没有很明确的规划。

因为当时中国体育依旧是举国体制,没有市场化,球员们一层层被选拔上来,国家怎么指挥,你就怎么走,掺杂不了太多个人意志。

胡卫东这类饱含爱国热情的年轻球员更是如此,虽然大洋彼岸有一颗火红的巨星闪耀,但说实话,甘国阳和他们的距离太过于遥远。

这次集训前,胡卫东等年轻人还抱着试试自己实力的想法,要在训练和阿甘一较高下。

等真正开始训练,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他们就意识到差距太大了,大到难以想象。

用胡卫东很多年后接受采访时的话说,“练到后来,他往那儿一站,你就完全没有想冲进去进攻的想法,一点都没有,进去就是送帽呢。然后进攻里,他打得很轻松,三四个人围着他,他一样可以把球弄进去。那时候我们就想,打什么nba啊,别想了,老宋打不成,我们也打不成。”

所以,胡卫东开始没意识到,杰里-韦斯特对他有兴趣,话里话外都在试探他,想不想来波特兰打球。

等到韦斯特走开和别人去聊天,宋涛才和胡卫东说“小胡,你没听出来,人想让你来开拓者打球么?”

胡卫东道“听什么,我又听不懂,不都你翻译的么,你翻译出来了吗?”

宋涛道“我翻译了你都没听出来啊,人家问你在波特兰感觉怎么样,喜不喜欢这里,对未来有没有打算…这不就是试探你,来美国打球的么。”

胡卫东又拿了一根帝王蟹腿,满不在乎道“你自己说说在美国打球感觉怎么样,咱这身板,能撑得住吗?”

“我是不行,但你就不一定了。你看老甘。”

“打住打住啊,老甘那是人的身体吗?十亿中国人就出了这么一个,我可不行。”

“那要有机会呢,你真不来?”

宋涛这么一问,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