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你看着办吧(1 / 2)

沈雪宁跟周福一边走,一边说,很快就来到了工人上肥的那些茶树旁。

在茶树的旁边挖一道坑,然后把肥料放到坑里,再把坑填平,把肥料埋起来。

现在用的肥料是沈雪宁那边拉过来的,不是周福以前用的那些肥料,埋起来后,茶树肯定会长得更好。

大家纷纷跟沈雪宁打招呼。

沈雪宁微笑着点头示意,漂亮无比的外貌,平易近人的态度,简直把大家的好感拉满。

周福以为沈雪宁不懂,他解释道:“把肥埋在地下,这样下雨才不会把肥给冲走,而且你这个是有机肥,还能养地,一举两得。”

沈雪宁点点头:“我知道了。”

周福又道:“等春季到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休眠芽便开始苏醒并逐渐展开鳞片、鱼叶和真叶。”

驻芽,也常被称作“休止芽”。

真叶,即我们日常所说的茶树叶片。

而鱼叶,又被命名为“胎叶”。

“春季一般在3月上旬左右开始发芽,如果茶园的土壤肥力较好,管理得当,茶树发芽早、芽叶肥、产量高。”

“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第一波茶,采了之后进入夏季。”

“茶树在夏季的生长速度很快,夏季的气温高、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旺盛,生长速度加快,但茶叶产量少,质量差,一般不采茶。”

“不过要是茶树长得好,在此期间,可以进行少量采摘,但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和数量。”

“秋季是一年中最凉爽的季节,也是茶树生长的最后一个季节。”

“茶树在秋季可以继续生长,但由于气温较低,水分蒸发较少,土壤养分充足,茶树光合作用效率高,叶片中的糖分含量也会提高,所以茶叶品质也会更好。”

“此外,茶树在秋季也要发芽,此时的温度也是一年中最高的,因此秋茶采摘时间较长,质量也好。”

“通常在十月中旬左右采摘秋天的第一次茶叶。”

“秋季茶的质量相对较好,一般价格也较高,由于气候原因,秋季茶采摘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过早采摘会导致茶叶营养物质的流失和香气降低,过晚采摘则会影响茶叶品质。”

“因此秋茶应在十月中旬之前采摘完毕。”

“冬季则不能采摘茶叶,因为茶树有休眠的习性,其新梢在冬季会停止生长,因此,茶树在冬季不能采摘茶叶。”

沈雪宁听着周福的科普,慢慢增长了见识:“老爷子,这些都是你做惯的,到时候你安排就行。”

周福点点头:“我知道,但我还要跟你说一下。”

沈雪宁道:“在你们采摘茶叶的时候,可以在微信上跟我说一声,我有空就过来看看。”

周福犹豫了一下,道:“以前我这边的茶叶都是直接新鲜的运走,你也是吗?”

沈雪宁道:“不是,我会加工成各种茶类食品。”

周福又道:“春季大概要采180吨新鲜茶叶,夏季也就50吨,秋季要采250吨。”

沈雪宁暗暗道,用了她的肥料,茶叶肯定会增产,今年只要风调雨顺,肯定会丰收的,的确需要好好规划一下怎么利用这些茶叶。

不过春季茶在三月才采摘,还有时间安排。

“我知道了,我会安排好的。”沈雪宁话锋一转,“老爷子,你认识炒茶厉害的人吗?”

周福眼前一亮:“你要请人炒茶?”

沈雪宁坦率地道:“对,一些好的茶叶我准备安排人工炒,到时候可以卖个好价钱。”

周福笑道:“那我倒是可以给你介绍几个老师傅,他们炒茶的手艺都是极好的,只是现在没有茶可以炒,他们也就不干了。”

沈雪宁道:“可以现在给我引荐吗?”

周福立马道:“可以可以,就在我们村,以后我们村好多种茶的,是一个种茶大村,但最后只有我坚持下来了。”

沈雪宁高兴道:“老爷子的坚持最后倒是便宜了我。”

周福摆摆手:“话不是这样说,是你出手救了我,不然我这茶园经营下去不是,不经营也不是,进退两难啊。”

沈雪宁打气:“以后都会好起来的。”

周福点点头:“肯定会的。”

两人说着话,周福带着沈雪宁去了村子里,把他说的几个老手艺人介绍给了沈雪宁。

跟他们一番交谈后,沈雪宁把炒茶的人确定了下来。

老手艺人也很高兴,本来他们炒茶的手艺已经不值钱了,现在沈雪宁重金聘请他们,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

沈雪宁准备把茶叶用在这几面:最好的茶叶炒制成干茶出售,次一些的做成茶糕点,再次一些的用来生产茶饮,最差的用来煮茶叶蛋。

其中茶叶蛋在原来的工厂里生产。

茶糕点和茶类饮品重新租一个工厂,现在建工厂来不及了啊,只能去外面租,要是生意不好,不做这方面的生意就行了,不至于浪费一个工厂不是。

炒制干茶的地方要求不高,只需要锅灶就行,这个一会儿就能垒好,要是怕下雨,搭一个大棚就行。

租工厂这事,沈雪宁已经安排给了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