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东风军出场,炮轰小日子!(1 / 2)

藤原太后这张牌的失效,并未在奉军前线将领心中掀起太大波澜。

奉王殿下在即将开办的奉**校的教材编纂工作中,提出了一个名为‘心理战’的全新概念。

也就是‘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具体解释,一众奉军名将深以为然。

对奉军而言,‘王后与猪’战法就是心理战,是殿下对将士们的爱护,以此减少牺牲。

当这一战法失效后,难道就不打了?

当然不可能,毕竟奉军真正的‘王牌’,才刚刚抵达战场。

九州岛,奉军大本营。

沉闷而富有节奏的轰鸣声响起,打破了军营的肃杀。

一支庞大的部队正缓缓驶入营地,没有步兵方阵的整齐踏步声,没有骑兵铁蹄的奔腾喧嚣。

只有无数沉重车轮碾压地面的‘嘎吱’声,以及粗壮挽马的嘶鸣声,混合而成的独特声响。

这便是奉国陆军序列中,最为令人敬畏的部队——东风军!

此前因跨海运输的困难,这些动辄数百斤乃至上千斤的钢铁怪物,以及海量的弹药辎重一直未能及时投入九州战场。

倭**队虽然在海战之中,领教了奉国海军的恐怖炮火,但在陆地上,他们尚未真正体验过被炮兵火力支配的恐惧。

如今,随着对马岛、福冈等大型港口被奉军牢牢控制,海量的运输船队日夜不息,东风军的重器终于踏上了九州大地。

东风军,是奉国工业与军事科技结晶的巅峰体现。

其装备的火炮,超越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国家所能理解的范畴。

海军的线膛炮就是如此,精密的膛线赋予了炮弹远超原始火炮的射程、精度和稳定性。

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为何说火药司是吞金巨兽?

因为他们在李彻不遗余力下,针对不同战场需求,发展出了一整套炮兵体系

海军用的线膛炮,主要以发射沉重实心弹为主,追求极致穿甲能力,用于摧毁敌舰龙骨。

而陆军装备最多的野战炮,口径适中,机动性相对较好,但仍需数匹健马拉拽。

它们也不再是只能发射实心铁球,而是装有延时引信的开花弹。

爆炸时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是收割密集步兵方阵的好手。

攻城用的重炮,乃是真正的巨无霸。

炮管粗长厚重,口径惊人,发射的是特制的重型高爆弹或穿甲弹。

每一次发射都如同地震,需要庞大的车马和专门的炮兵团队伺候。

至于曲射火力所用的臼炮,则更加机动灵活,且弹道弯曲,可以用于攻击掩体后方、城墙内侧。

虽然臼炮单发威力不如重炮,但胜在部署快,射速相对较高。

无论是哪种炮,都够小日子喝上一壶了。

。。。。。。

九州岛,某座依托山势,号称固若金汤的倭国石城——磐石城。

守将早川信秀深知奉军推进神速,磐石城首当其冲。

早已严令加固城防,囤积滚木礌石火油。

并集结了城中所有能战之兵,决心在此地给予奉军迎头痛击,挫其锋芒!

“哼!奉军再强,想要啃下我这磐石城,也得崩掉几颗牙!”

早川信秀站在城头,望着远处地平线上扬起的烟尘,信心满满。

也不怪他有此等自信,磐石城依山而建,建材全部就地取材,用的是清一色的石砖。

此等坚固的纯石墙城池,在中世纪的欧洲都难见到。

毕竟全部用石头建造城池和房子造价太高,绝大部分城池都会混入一定的木质结构,降低成本。

然而,当奉军的阵列在城外展开时,早川信秀脸上的自信瞬间凝固。

奉军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架设云梯,组织攻城队形。

而是在距离城墙尚有相当远的位置停了下来。

紧接着,大量穿着黑色军服、戴着皮质护耳和手套的士兵开始忙碌起来。

一门门前所未见的巨大钢铁怪物,被从特制的重型牵引炮车上卸下。

那些黝黑、粗壮、泛着冷硬的光泽的炮管,深邃得仿佛能吞噬光线。

比早川信秀听幸存的海军,讲述的奉国海军火炮还要庞大数倍!

更别提倭军装备的国崩炮了,那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区别比倭人和狗都大。

更令他头皮发麻的是这些巨炮的数量。

一眼望去,竟有数十门之多!

早川信秀的声音早已带着颤抖“那那是什么东西?!”

“将将军!好像是是炮!”身旁的副将也面无人色。

“炮?!这世上哪有这么大的炮?!”早川信秀难以置信。

在他的认知里,火炮虽然可怕,但装填缓慢,精度差,威力也有限,对付坚固的石墙效果并不好。

就在倭军城头一片惊疑不定之时,东风军的炮兵阵地已快速构建完毕。

观测手爬上临时搭建的高台,手持测距仪和罗盘,不断报出数据。

炮长们则根据数据,指挥炮手们用摇柄和撬棍,调整着巨大的炮口仰角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