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面子里子全丢了,你还不提桶跑路?(1 / 2)

左右的魏军士卒,还沉浸在呼厨泉被杀的震撼恐惧之中,对于夏侯惇的命令是毫无反应。

“我让你们射杀那汉狗,你们都耳聋了吗,为何还不动手?”

夏侯惇盛怒无匹,冲着左右魏卒咆哮大叫。

魏兵们这才反应过来,弓弩手们手忙脚乱的弯弓搭箭,准备朝城外的陈到放箭。

陈到早有所料,冷哼一声后,拨马转身而走。

百余名汉骑,皆是拨马转身,大笑着扬长而去。

当魏人的箭矢落下时,陈到一众早已撤离至一箭之地外,只给魏军留下了满天的尘土。

箭雨落地。

无一名汉兵被命中。

甚至有几支箭矢,还射中了呼厨泉的尸体。

陈到则从容撤归大营,向刘备复命。

刘备满意一笑,回头向众将士道:

“全军听令,休整三日,再攻界休!”

满营将士,欢呼雀跃,声震天地。

与汉营的士气高昂相比,界休关城上的魏军,则是军心低落,士气消沉。

夏侯惇看着扬长而去的汉兵,看着呼厨泉那高挂的首级,除了咬牙切齿的无能狂怒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匈奴四万铁骑被灭,我们最后的外援已断,并州之形势急转直下,十万汉军攻城在即!”

“大将军,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王凌声音颤栗,慌张无措的巴巴看向了夏侯惇。

“怎么办?我怎么知道怎么办?”

夏侯惇被刺激到方寸大乱,面对王凌的质问,除了无能狂怒之下毫无办法。

郭淮一声叹息,犹豫良久后,一咬牙,拱手道:

“大将军,匈奴军团覆没,我军士气遭受重创,这界休关是万万守不住了。”

“莫说界休关,只怕整个并州也难保。”

“大势已去,淮以为现下该是面对现实,放弃并州,为天子保住八万宝贵将士的时候了。”

狂怒中的夏侯惇身形一震,突然间安静了下来。

这一次,他破天荒的竟没有对郭淮狂怒。

若是在呼厨泉被杀之前,郭淮胆敢劝他放弃界休关,乃至于放弃并州,他必会怒斥郭淮动摇军心。

可现在,原本狂怒中的他,却突然间冷静了下来。

四万匈奴都被刘备,轻轻松松的给灭了,最后的希望就此破灭!

就凭他这点人马,怎么可能守得住界休关?

守住并州的希望,也随着匈奴人的覆灭,再次化为渺茫。

夏侯惇很清楚,郭淮的提议才是最理智,对大魏最有利的选择。

可现在的他,却偏偏不能选择理智。

独断专行,不向曹操请奏,就向匈奴人割地借兵的是他。

将仅剩的两个儿子,送去匈奴做人质,亲手将自己断子绝孙的也是他。

将并州这个魏国存亡的希望之州,拱手葬送于汉国之手,亦是他。

做出了这么多,为后世不耻,为天下人嘲笑,为魏人怨恨无能…

若真如郭淮所说,就算带着八万魏军逃回了关中,他又有何面目面对魏国父老?

又有什么脸面,去面对曹操?

念及于种种,夏侯惇是既想弃并州而逃,又纠结着自尊颜面,一时间难做决断。

“大将军,形势已到了如此地步,怎么还能容得下大将军犹豫不决?”

“保住这八万兵马,说难听点,至少我大魏还能苟延残喘几日。”

“若是没了这八万兵马,再失了并州,你让天子拿什么来守住仅剩的雍凉二州啊?”

“到了那般地步,我大魏真就完了啊!”

“大将军啊,淮请大将军为了大魏存亡计,弃并州西撤吧~~”

郭淮再也顾虑不到夏侯惇颜面,直接跪伏在地,慷慨悲忿的怒请。

夏侯惇身形一凛,有那么一瞬间,几乎就要被郭淮说动。

甚至,那下令八万大军,弃守并州各处关隘,向蔺县撤退,西渡黄河的命令,眼看已到冲到了嗓子眼。

最后一刻,却再次被夏侯惇给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犹豫良久,权衡良久后。

夏侯惇却一声叹息,拂手道:

“并州关乎到大魏得失,那八万大军的存亡,同样关乎到我大魏得失。”

“兹事体大,本将一时片刻间,岂能轻易做决断。”

“守还是弃,吾还需要仔细斟酌斟酌。”

郭淮大失所望。

他是万万没料到,这位大魏大将军,到了这等国家存亡时刻,竟然会如此没有担当,如此的拖泥带水,优柔寡断。

郭淮一跃而起,急是再劝道:

“大将军啊,现下匈奴主力已覆灭,西河郡已兵力空虚,刘备随时可能派兵入西河。”

“一旦西河为汉军所攻占,则我们想要撤往关中也没有机会了。”

“形势瞬息万变,大将军啊,现在不是拖泥…”

夏侯惇却摆手打断了郭淮的劝说,不悦的喝道:

“本将已说过,兹事体大,关乎国家存亡,焉能擅作决断。”

“你休得再喋喋不休的在此逼本将,吾说了要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