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见状,想了想,也站了出来。
毕竟,始皇临走的时候交代了他,谁上位就支持谁。
如今,正是他应该表现的时候。
当即,王贲站出来,沉声道“诸位若是有什么意见,也可以跟我说,若是说不明白,我将我父亲喊来与你们说!”
大家一看王贲也出来为赵惊鸿站台了,一个个更是不敢多说什么了。
这王家都表态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更别说要将王翦这个老狐狸给喊过来了。
不过,他们心中也是好奇,面前这年轻人到底是什么身份,竟然有如此能量!
当即,一人出列,拱手道“我等没有意见,还请这位小先生继续说。”
“小先生?”赵惊鸿闻言不由得冷笑一声。
他不喜欢这个称呼。
因为在他看来,这群老家伙没有一个可以跟他比。
一群软蛋而已。
小这个词儿,在他身上不适用。ヾ(?°?°?)??
赵惊鸿看向众人,沉声道“诸位也知道,胡亥昏庸无道,信用佞臣赵高,残害忠良,毁坏社稷,惹得天怒人怨,百姓造反!胡亥更是残害兄弟姐妹,犯下滔天之罪!更篡改遗诏,伪造诏书赐死扶苏!”
“扶苏所发之檄文,想必诸位也都看了,我在此也不再赘述。”
“陈胜联盟军联合兵临城下,是扶苏率军前来,保护了咸阳!”
“更是扶苏率军进入咸阳,清君侧,除佞臣!”
“如今,胡亥负罪**而亡!”
“国,不可一日无君!”
“我建议,由扶苏登基为帝,重建大秦,诸位觉得如何?”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他们对于扶苏登基为秦皇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扶苏那是长公子,是按照储君的标准来培养的,他登基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再者说,就算扶苏很差劲,再差劲能比胡亥还差劲吗?
更何况,扶苏一直以来都很优秀,不管在朝堂官员心中,还是在百姓心中,都是极为优秀的,都是非常适合的登基人选。
当即,就有人下跪,高呼,“恭迎陛下荣登高位!”
“恭迎陛下荣登高位!”
百官纷纷跪拜,高呼让扶苏登基。
赵惊鸿看到这一幕,嘴角不由得露出笑意。
让扶苏登基上位,这顺利程度,是朱棣想都不敢想的。
扶苏见状,却连连摆手,“不可不可!父皇未曾下诏将皇位传于我,我怎能如此擅自登基?此,不合礼节,扶苏更不能如此做!”
赵惊鸿立即道“扶苏,你乃长公子,本来就是皇位继承人,最佳的继承皇位的人选,若非赵高李斯篡改遗诏,又怎么可能轮得到胡亥上位,这皇位本该就是你的!而且,你乃天选之人,你乃人皇,否则的话,又怎么可能死而复生!古籍记载,人皇乃与天地平齐,统领天下人族,这皇位必然是你的!”
张良也拱手道“二哥,这皇位本该就是你的,而且,当初始皇遗诏上,所写就是让您登基,只不过是被赵高跟李斯篡改了而已。我想,那诏书定然还藏在宫中,若是仔细寻找,并不难获得。”
赵惊鸿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啊对!我已经派人去找了,相信很快就能找到。”
范增也站出来,对扶苏道“公子,胡亥昏庸无道,百姓流离失所,天下百姓皆盼望有一明君登基,帮助他们恢复生活。天下人,皆寄托希望于扶苏公子您,还望公子不要推辞了!”
萧何拱手沉声道“公子,诸位大人!”
“始皇陛下生前对扶苏的栽培,早已昭示了储君之位归属。更在诏书中命扶苏主持葬礼,此乃此乃‘丧事即继位’的古制;更早年间,陛下为扶苏安排蒙恬三十万大军监军,实则是为未来君王积累军政经验。如今胡亥篡改遗诏、矫诏害兄,此乃‘不孝不义’之举,天下皆知。扶苏作为嫡长子,承继大统乃名正言顺,符合秦制与陛下本意。”
“自胡亥即位以来,倒行逆施延续秦始皇的严刑峻法,百姓动辄得咎;继续征发数十万民力修建阿房宫、骊山陵,致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流民四起。陈胜、吴广起义时高呼‘天下苦秦久矣’,正是天下百姓对胡亥暴政的控诉。而扶苏素有仁德之名,曾劝谏陛下‘诸生皆诵法孔子,今重法绳之,恐天下不安’,若扶苏继位,必当废除苛政、减轻赋税、释放劳役,还天下百姓以安宁。此乃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下,此乃不可违逆之势。”
“胡亥之所以能登上帝位,全赖赵高与李斯篡改遗诏、矫诏逼杀扶苏。赵高此人,阴险狡诈,篡权夺位后更是独揽朝政杀害蒙恬、蒙毅等忠臣,排除异己,致使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指鹿为马,混淆是非,将大秦朝政搅得乌烟瘴气。扶苏此次率军清君侧,正是为了铲除赵高余党,恢复朝廷清明,拯救大秦社稷于危难之中。此乃正义之举,符合天下人的共同利益。”
“而扶苏公子并非徒有仁德之名,而是有治国之才。他在上郡监军期间,为百姓分发石涅,衣物,鞋履,让百姓安稳度过冬日,如今更是人人奔向上郡,乞求可以在上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