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马车,等马车走了,还不住地看。等彻底走远了,才把视线收回来。
“是快,比牛车快。”萧大石问林秋然,“这么个车,得多少钱?”他知道买头牛得二三十两银子,一般农户还买不起。现在萧家买得起,却不种地了,买了也没用。县城要省劲儿走快点,都是买驴和骡子。萧大石觉得马车挺好。
林秋然道:“我不太清楚,但也得大几十或是上百两银子吧。”街上的宅子铺子多,但马车只有有钱人能买得起。县城驿站有马车,不过只有一辆,还不是县令的,算是公家车。
萧大石点点头,孙氏拽了他一把,“走了,回家收拾菜去。”林秋然就在县城,大多数地方都能走着去,萧家对马车需求不大,而且实在太贵了,倘若家里有一千两存钱,估计才会买一辆。那时候得多有钱呀。
林秋然看了看家里,孙氏和萧大石已经忙活了。明儿卖焖羊肉,面家里不剩多少了,得买面去,林秋然给了萧大石钱,他歇了一会儿就出门了。带回来的木桶还没刷,孙氏烧水刷桶去了。林秋然笑了笑,萧家算是有点家底,但绝对算不上有钱。这不,买了宅子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林秋然回屋了,她看了看房契,上面写了哪条街道哪户,房主是她,还有官府的印章。
她把这个跟家里所有的房契地契户籍放在一块儿,再看钱匣子,有些铜板,还有一点碎银子。
这些钱得做生意,负责家里吃喝,还得开铺子。这刚月初,于婶儿家估计得月底给分成,香料和点心也得等等。
林秋然刚给了萧大石二两,明儿也得买肉,剩下一两和铜板放到一块儿,这些留着家里花。饭都是在家做,说实话用不了太多钱。好在家里的鸡已经开始下蛋,总共养了十二只,母鸡十一只,现在一天能有三四枚蛋。孙氏说天冷不爱下蛋,有这么多林秋然很知足了。够家里吃就行。
菜就吃芥菜土豆萝卜这些,水果现在常吃的就是苹果梨子,价钱不贵,萧家能吃得起。
每日买菜买柴要花钱,尤其是羊肉,价钱贵。光买羊肉就得留一两银子来,萧大石那儿给了二两,萝卜和胡萝卜是日结的,可以谈谈能不能一个月结一回。
林秋然是七月份来的,现在已经十月初了,三个月能攒下一座宅子一个铺子,她已经很知足了,虽然有近三十两是天降横财,但钱别人拿不到,那就算自己该得的。
林秋然看着一两多银子,妥善收了起来。
现在买人肯定买不起了,等开铺子了,也不知能不能忙过来,她现在接不到做席面的活,就算接到,她也不太想去了。林秋然低头看了眼肚子,如今有五个多月了,十月怀胎,都过一半了。肚子大了很多事都不方便做,比如说不便弯腰,坐久了不好起身。林秋然不是个矫情的人,怀孕以来一直没什么反应她也很庆幸,也没因为怀孕少做什么活。可是怀孕和没怀就是不一样,肚子沉,容易累。等肚子再大一点,到七八月大的时候,家里的生意她也顾不上了。买人不成,于婶儿家也有自己的生意忙,那就只能雇人。假如只做些不费事儿切菜洗菜刷碗的活,雇人也成。
那是从街上贴个告示找,还是问问左右的。林秋然觉得请熟人帮忙不错,很多时候能帮上大忙,但也有坏处。平日见了还喊声姐姐、婶子呢,请过去帮忙做得好还好,做得不好挑明了伤情分。有的以长辈自居,还不服气。
本来林秋然是比较偏向旁边住着的许娘子和陈娘子的,她们二人都是夫君在外干活赚钱,她们料理家事,做饭烧菜相夫教子。俩人年纪比林秋然大,看起来二三十岁的样子。林秋然不觉得这样不好,也没觉得女子非要找点活干才行。这个时代女子不易,男子力气大,只是承担的家事不同而已。这样的日子也很好。
若家里不缺钱,林秋然也不知道她们愿不愿意干活,就怕住在一块低头不见抬头见,因为做生意有了矛盾日后更不好相处。林秋然不知还要在这边住多久,起码得把孩子生下来。想想以后,她暂且打消了这个念头。
请人的坏处就显而易见了,不知根知底,不清楚性子如何。做老板的能说是能说,就怕说了还不改。
这种事林秋然以前就遇见过,那时家里忙不过来请了帮工。可是做事不认真,切菜炖菜总差点意思,她爸妈还得返工。一来一回耽误的时间也不少,自己还得多费心。有些事帮工做不好,客人不怪他们,只会觉得林秋然家里做事不行。到最后赔礼道歉少收钱,还要损失一部分回头客。
这么下来,操的心并不少,自己也没轻巧多少。钱也花了,人还挺累。林秋然可不想这样,可也没别的办法,人和人总得慢慢相处才知道性子如何,总不能因为这些事,生意不做了,又或是让孙氏和萧大石做。这不是欺负老人吗。
林秋然把房契藏好,钱也放了起来。
屋外,萧大石已经回来了,孙氏和他在干活,一个洗萝卜,一个削皮儿,然后还一块说话,絮絮叨叨的。
“晚上做点啥吃?”
萧大石:“想喝几口米酒,秋然酿的有一种酒味很足,我就喝两杯,不贪多。”
孙氏瞪了萧大石一眼,“也是今儿高兴,要不然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