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家信(2 / 3)

蒋思捷是有些口音,不似本地人。看起来尚未成婚,但不清楚她和蒋家有没有关系。林秋然如今就是市井小民,在哪儿都得过日子,如今做这些也是为了自己。家里的宅子铺子,都是她的名字,孙氏和萧大石从未争过什么,二人对她很好,省吃俭用,只想把钱留给她和孩子。

哪怕她日后再嫁人,林秋然也想给孙氏和萧大石留些东西,好好给他们养老送终。

要说苦,怀孕干活是辛苦,可往后怀孕上班的大有人在。蒋思捷没说别的事了,看样子只是好奇,林秋然估摸着蒋思捷应该是哪家小姐出门游玩,女孩子尚未嫁人,看的话本又多,对身世可怜的妇人总能抱着两分恻隐之心。这个林秋然也管不着,在这边说了会儿话就回去了,晚上铺子还得做生意,她得回去睡觉了。

蒋思捷还想给钱来着,林秋然没收,无功不受禄,再说萧家现在不算缺钱。一处宅子一处铺面,每日都有进项,在县城三口之家这样,日子算不上富裕,但已经很舒服了。

孙氏一直盯着茶楼,瞧见林秋然平安回来松了口气,“找你干啥,可是生意上的事儿?”

林秋然摇摇头,“没有,就说了几句话。”她没有和孙氏说二人在茶楼都说了什么,不然孙氏听了又该难过了。家里日子终于好了,孙氏和萧大石不似刚知道萧寻走时总是哭郁郁寡欢,林秋然何必提不高兴的事儿,她还是很满意现在生活的。而蒋思捷好好算了算书里和现在的日子,本来这个时候孙氏和萧大石已经死了,萧寻的确往回传消息,可是命运无常,二人没来得及听就过世了,消息再早一点,两人都能留下条命。

假如萧寻没死,消息不日就会传回余安,到时一家人肯定欢欢喜喜的。若是因为改变剧情,把萧寻搞死了,那人死不能复生,她到时候再过来看看萧家,能帮就帮。

这些林秋然不吃,她有点犯困,孙氏道:“你先回屋睡觉去吧。”孙氏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林秋然,月份大了还要干活,孙氏觉得辛苦。可又没别的办法,对萧家来说,现在是来钱最快的法子。林秋然的确想过她不做活,像给于婶儿家出主意似的,让孙氏萧大石卖一些小吃。

让孙氏做萧大石卖,她就安心养胎。反正也有香料方子和五芳斋的分成,家里肯定不缺钱。可那样一来,两人辛苦不说,林秋然也没法心安理得地花他们两个赚的钱。

再有就是小吃多,但不好选,比如说奶茶烧烤鸭货在现代的小吃街很火爆,但来这儿之后不一定好卖。

太新奇了不行,做出来反而不容易接受,而且缺东西,耕牛不能宰杀,牛肉贵还不好买,牛乳更是了。

像鸭货就更难弄了,一只鸭子价钱不便宜,就两个翅膀一根脖子,林秋然上哪儿弄那么多鸭子去。就算弄来别的肉怎么办,都是钱买的就不要了?而甜辣口味和猪肝猪耳朵并不搭,不如老老实实做卤味。和街上卖的味道大差不差,好吃一点就够了,烧的菜符合大众口味,生意还不错。

那些小吃,林秋然没想出几个能在街上卖的。而别的菜比如说小酥肉,林秋然也想过放上来,但是费油,不配火锅放在食肆也不太搭,不如来些好做好吃的炒菜。再有就是太新奇的东西拿出来,孙氏和萧大石也会怀疑,如今暂且能说娘家学的,她也才嫁过来,说在娘家学的孙氏不会去特意验证。做菜可以好吃,但太稀奇的就不行了,有钱赚林秋然就不弄乱七八糟的了。什么都想要,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这也是为何蒋思捷没发现太多现代东西的原因。至于以后,林秋然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她心里把孙氏跟萧大石当亲爹娘,那自然也得为他们考虑打算。

以后这个铺子肯定要培养出一个靠谱的厨子,能干的帮工,得力的掌柜,那就不需要家里人干活了,可以让孙氏和萧大石收钱。到时候孙氏和萧大石就能安心养老,林秋然就带着孩子时常回来看看。林秋然不排斥嫁人,但得遇见合适的。但不管嫁不嫁人,她都想给孙氏萧大石一间赚钱的铺子,然后分开过日子。

如今在一块儿过,可林秋然觉得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倒也不是孙氏和萧大石对她不好,只是老人和年轻人生活习惯不同,住不到一块儿去。其实孙氏和萧大石已经很尽力地迁就她了,可各种小事上,三人生活习惯还是不一样,就拿一些小事来说,以前日子差,吃不完的也吃,如今还是这样。这事儿林秋然就说了很多遍,还是没用。

其他事上,二人也会忍不住唠叨。

二人是好意,可时候多了也会烦。俩人四十多岁的年纪,只要把身子养好,还能活几十年呢,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只为她和孩子打算。但林秋然现在还不打算分开过,毕竟家里就一处宅子,只能住在一起。下午林秋然睡了一觉,等醒来的时候赵广才找了过来。赵广才看着食肆,暗自惊叹,他还带了个人过来,是给林秋然找的跑堂,今年十七岁,叫陆凡。人高瘦高瘦的,衣着干净,长得还不错。相比于掌柜的,跑堂更好找,只要机灵、手脚干净、看着干净能见人就成。跑堂干的活比刷碗工干得多,午时前就得过来,早晚都要忙,定的工钱是一日十二文,但还是比婉娘的少一点,还是包早晚两顿饭,别的不包。工钱按月算,能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