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出事
食堂大厨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国营饭店的大厨差。而且食堂的食材都是每天早上统一采购,量大又新鲜。红烧排骨肉质细嫩,软烂脱骨,就连清炒白菜也一样,说是清炒,其实里面加了猪油渣,油汪汪的,姜雪怡吃的那叫一个满意。吃完饭,餐盘统一回收,还不用自个洗碗。许珊珊跟姜雪怡道了别,就回家去了。
姜雪怡回了二楼办公室,在小隔间里睡了个午觉。羊绒被和枕头带来之前已经晒过了,有着太阳的味道,,十分暖和。一觉睡醒,姜雪怡将被子叠好,房门锁上。去一楼前台值班前,她特意从办公室里拿了纸跟笔。这会前台还没来人呢,她提起笔,其中一张纸上写下:去镇委大楼,出门右转五十米,直走一百米,看到一棵大榕树之后再往左走五十米。怕有的人不明白,她还特意画了简单的地图,带左右箭头的那种。另一张纸则写:
宣传科指引引
二楼第一间,门把手上系着蓝布条,主要负责宣传工作……家儿权益科指引引
二楼第二间,窗户上贴着剪纸的就是,主要负责调解工作…办公室指引引
二楼第三间,取文件、盖章……
简简单单的几段字,就把妇联里一室两科所处的位置和主要负责的工作列得明明白白,十分清晰。
最后,再将两张纸往大门一贴,搞定。
姜雪怡站在大门前,看了看,十分满意。
她写的时候,特意用了能容纳的最大号的字体,来人一眼就能看见。果然,指引贴完,一个下午,那是轻轻松松,比早上唾沫星子都说干了的情况简直不要好太多。
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去镇委的,看到门上贴的指引,记下去镇委的路,连办公楼都没进来就走了。
来妇联办业务的人,看到指引上有关一室两科的介绍,连问都不问,就直奔二楼了。
剩下的一些,弄不大明白的人,才会去前台咨询姜雪怡。姜雪怡拿出搪瓷缸子,放上一撮茶叶,倒了热水,美美地喝了一口。嗯,又过上了提前养老的生活。
谢主任中午就外出办事了,下午快下班的点才回来。她一进来,就看到大门上贴着的指引,挑了挑眉毛道:“这谁弄的?”许珊珊蹦蹦跳跳地走过来:“小姜弄的。”“是吗。“谢主任看了看指引,字迹工整,而且简单地明确了各科室的位置和负责事项,清晰又明了。
她和蔼地弯起眼睛,夸赞道:“可以啊,小姜,弄的不错。”这指引一出,工作量顿时少了大半。
不得不说,会动脑子的人干活就是不一样。谢主任现在是一万个庆幸将姜雪怡招了进来。尤科长在旁边问:“你是怎么想到弄这个的?”姜雪怡顿了顿,道:“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咱们妇联办事,找不到地方,急得都掉眼泪,不瞒您说,我来考试的时候也是这样,不知道该去哪,心里可不就慌得很,当时我就想,要是有个指引就好了,写的清清楚楚的,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谢主任突然开口:“你这不是写′指引引,你这是拆'尤心墙′呢。“她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好多人来咱们这儿之前先揣着戒备,看你把'′能找谁解决问题'写得明明白白,心里那点慌就先去了一半,这比调解成功十件事还管用。”“让人敢来,才是真本事。”
不愧是谢主任,就连姜雪怡都没想到自己这份指引还有这么深层的用处。谢主任拍了拍姜雪怡的肩膀:“你比我那时候强多了,知道干活不光要'做了',还得让人′暖了。"又道,“好好干,咱们妇联就缺你这样,能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的人。”
“是。“姜雪怡笑眯眯地应了。
见姜雪怡被夸了,其他人也没什么不满,甚至有几个年长的还露出欣慰的微笑。
铁饭碗,工资是按工龄涨的,到了工龄,工资自然会升。不是说被领导夸几句就能升职加薪的。
压根不存在竞争。
别人巴不得姜雪怡更能干活,多替她们分担,她们也能松快一些。就说这份指引好了,每个人都是要去前台值班的,有了这份指引,她们的工作量也会少大半,谁不高兴。
“小姜,可以啊。”
“咱们妇联的明日之星。”
“好好干,好好干。”
姜雪怡高兴地接受大伙的夸奖,此刻心里头,有什么东西悄悄冒芽。傍晚,贺承泽回家,打量了她好几眼,见她嘴角一直是上翘的:“发生什么好事了?”
“被领导夸了。"姜雪怡笑眯眯地道。
“哟,不错啊。"贺承泽道,“你这才去几天啊。”姜雪怡抬起下巴:“谁让我能力突出呢。”贺承泽:“夸一夸你就翘尾巴了,多夸几句,你岂不是得上天啊。”姜雪怡:“被人夸多好的事啊,我巴不得别人天天夸我呢。”贺承泽接过姜雪怡浇水的瓢,跟着她进了厨房,看到洗手池里张牙舞爪的小龙虾,挑眉道:″这哪来的?”
姜雪怡:“回来的路上,看到有几个小孩手上拎着,就跟他们买了些,我问他们去哪弄的,也没回我。”
贺承泽笑道:“人家当然不会告诉你,指着这个赚钱呢。“又道,“估计啊,是去公社附近的稻田里,用田螺肉钓的。”“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