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
万里冰封的神罚,如同神明手中最无情的刻刀,将恐惧与敬畏,深深地,铭刻在了这片土地的灵魂之上。
所有蛮夷的侥幸与傲慢,都在这违背自然常理的,绝对力量面前,被碾得粉碎。
朱高煌的身影,如同高高在上的神明,缓缓隐去。
他将目光,重新投向了,那片出尽天下英雄的土地一一大明。
而此刻。
他先前,在漠北草原与西域边陲,所展现的那一连串,足以载入神话史诗的,惊天神迹。
那万丈法相,一剑斩龙!!
那神恩如海,神威如狱!
那凌空一握,天堑变通途!
那挥手之间,抹除五万大军!
这一幕幕,如同最深刻的烙印,不仅深深地刻在了数十万大明将士的灵魂之中,更是,被无数,生活在大明北部与西部边疆的子民,所亲眼目睹!
这些边疆的百姓,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异族烧杀抢掠的阴影之下。
他们见过太多的人间惨剧,也祈求过无数次神佛的保佑,却从未得到过回应。
然而今日。
他们,亲眼看到了!
看到了一位,属于他们大明的,白衣神明!
看到他,用最霸道,最不讲道理的方式,为他们,踏平了寇边之敌,斩杀了异族的伪神!
无尽的,劫后余生的喜悦。
瞬间,转化为了,对这位神明的,最为原始,也最为虔诚的,狂热崇拜!
他们自发地,在家中,在村头,在城内,用最好的木头,最干净的石料,为那位,他们口中传颂的“白衣神明”,建立起了一座座,长生祠!
他们日夜焚香叩拜,将这位,带给他们安宁与希望的神明,视为,比自家祖宗,还要重要的存在!无数的,纯粹的,充满了感激与敬畏的信仰之力,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跨越万里,加持在朱高煌的身上,让他身上的道韵,愈发深邃,愈发缥缈。
漠北,草原圣地。
汉王朱高煦,呆呆地看着那,被神恩与神罚,分割开来的战场。
他脑海中,依旧在反复回放着,四弟那万丈法相,一剑斩断“长生天”的无上神威。
他此刻心中,再无半分的嫉妒与不甘。
剩下的,只有,对神明的,最原始的崇拜,与发自灵魂深处的,敬畏!
他想起了,过去那些年,自己为何要争?
父皇母后,最疼爱的,是那个胖乎乎的大哥。
最欣赏的,是那个如同仙人般的四弟。
他和他那个同样不受待见的三弟,就像是,多余的。
他不服!
凭什么?
他朱高煦,自问勇武,不输于任何人!
既然,在修仙上,比不过那个妖孽般的四弟。
那,就在这凡俗的权柄上,争个高下!
他要向父皇母后,向那个高高在上的四弟证明,他朱高煦,不是废物!他也能,坐上那至尊之位!这,是他一直以来,唯一的执念。
可现在……
当他亲眼见识到,那足以移山填海,一剑斩断信仰的,真正的神明之力后。
他突然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是何等的可笑,何等的,幼稚。
皇位?
在那能够长生久视,与天地同寿的仙道面前。
那张,被凡人争得头破血流的龙椅,算个屁?
它,甚至,连让四弟,多看一眼的资格都无。
大彻大悟!
朱高煦,在这一刻,前所未有的,通透!
他释然了。
心中的那份执念,如同被神剑斩断的伪龙,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更为炙热的渴望一一修仙!
他也想,像四弟那样,踏空而行,言出法随!
而想要修仙,想要得到资源,想要得到指点,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抱紧四弟那条,比天还粗的,大腿!
想通了这一切,朱高煦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沾沾自喜地,清点战功。
而是,整理衣甲,神情肃穆地,率领着麾下所有,千户以上的高级将领。
对着朱高煌,消失的方向。
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那是最隆重,最尊崇的,臣子拜君王,凡人拜神明之礼!
礼毕。
他豁然起身,对着全军,用尽毕生的力气,下达了一道,足以改变整个北路军信仰的命令!“传本王将令!”
“自今日起,我北路大军,将“明王’二字,与“天’并列,立为我军军魂!”
“日后,凡我大军将士,战前,必先祈明王之名!”
“我等,皆为明王殿下,征战于人间的,神选之军!”
他整个人,从一个桀骜不驯,只信奉力量的藩王,在这一刻,彻底蜕变成了,自家四弟最忠诚,最狂热的信徒!
他知道,他找到了,自己这一生,真正应该追随的,信仰!
西域,联军残部大营。
赵王朱高燧,用手,颤抖地,抚摸着那道,深不见底,光滑如镜的剑痕。
他虽未亲眼见到那“一剑斩龙”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