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煌,在所有人那,充满了崇拜、惊恐、羡慕、嫉妒的复杂目光中,带着张辅,缓缓离去。他的背影,依旧是那么的孤高,那么的,不染凡尘。
他为何要单独带走张辅?
难道,是要私下里,再传授他,什么无上仙法?
还是说,这位英王的忠诚,已经超越了血脉,得到了仙人,最终的认可?
无数的猜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疯狂滋生。
而这种“未知”,反而,比直接的赏赐,更让那三位新晋的“龙君”王爷,感到不安与嫉妒。他们看着张辅那,亦步亦趋跟在四弟身后的背影,眼神中的羡慕,几乎要喷出来。
特别是赵王,还有汉王,他们已经不想争皇位了,想修仙,没想到这都有人跟他们争。
然而。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朱高煌并没有,使用任何仙家法术,将张辅,带回那如同仙境般的燕王府。
而是,像一个,普通的富家公子一般,带着自己的“护卫”,漫步在,京城的街头。
此刻的京师,早已从刚才那,毁天灭地般的神迹震撼中,回过神来。
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狂热的,喜悦与自豪!
朱高煌带着张辅,一步一步地,走在京城的街道上。
他看着街道两旁,那些,因为战争胜利,而喜气洋洋,奔走相告的百姓。
看着那些,重新开张,挂上大红灯笼的酒楼商铺,里面,传出阵阵,高谈阔论的喧哗。
“你们是没看到啊!那金龙!我的天!比皇宫还大!就那么,盘在天上!”
“何止啊!我跟你们说,我还看到了三条神龙!从三位王爷身上飞出来!那叫一个威风!”“我们大明,有神仙庇佑!有真龙护体!以后,还怕他娘的什么蛮夷?!”
他看着那些,三五成群,在街上追逐嬉闹,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希望的孩童。
他们的眼中,没有了对战争的恐惧,只有,纯粹的,快乐的光芒。
他主导了封神,将整个大明的气运,与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道信仰,都与自己,连接得更加紧密。此刻的他,不是在巡视。
他是在体悟。
在感受。
在看着这个,因为他,而变得更加繁荣,更加稳固的王朝。
他那颗,早已因万古修行,而变得古井无波的道心,在这一刻,竟泛起了一丝,极其微弱,却又无比真实的,涟漪。
而英国公张辅,则如同一个,最忠诚,最尽职的护卫,亦步亦趋地,紧紧跟在朱高煌的身后。他一言不发。
但他的内心,却早已是,心潮澎湃,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的百姓,在偶尔,看到明王殿下那,如同谪仙般的侧颜时,眼中,所流露出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崇拜与感激!
那种眼神,他从未在任何一个,帝王的身上,看到过!
毕竟,大明的百姓不是瞎子,也不是傻子,这么多天数不清的异象,再经过朱棣暗中的宣传,他们也都知道了,之前为他们,布局灵雨治病开灵的人是谁,正是面前这位明王殿下!
他们没有围上来,是因为他们不想打扰到这位性格清冷的殿下,所以就一直用尊崇的眼神看着他。而张辅也终于明白。
自己追随的,不仅仅是一位,拥有无上伟力的,高高在上的仙人。
更是一位,能给这天下,能给这芸芸众生,带来真正安宁与希望的,行走在人间的,圣人!他的追随之心,在这一刻,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未来就算是死,也无悔!
就在朱高煌,带着张辅,如同一道行走的风景线,缓缓路过,鸿胪寺驿馆之时。
驿馆之内。
那些,早已被那场“封神大典”,彻底吓破了胆的,佛郎机与倭国使臣,仿佛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一般。连滚带爬地,从驿馆里,冲了出来!
他们,甚至连身上那,代表着使臣身份的官服,都来不及穿戴整齐。
一个个,衣衫不整,披头散发,狼狈不堪,哪还有半分,之前在奉天殿上的傲慢?
“噗通!”
“噗通!”
一连串的闷响!
他们,竟在众目睽睽之下,齐刷刷地,跪倒在了,朱高煌,即将路过的,青石板路之上!
他们,用最蹩脚的汉话,用最卑微的姿态,疯狂地,对着那道,缓缓走来的白色身影,磕头求饶!那磕头的力道之大,竟将额头,都磕出了鲜血,与地上的尘土,混在了一起!!
“神仙大人饶命!神仙大人饶命啊!”
那名,之前还叫嚣着“个人勇武不值一提”的佛郎机使臣,此刻,哭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我们错了!我们是猪!我们是狗!我们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天威!”
那几名,之前还妄图“和亲”、“割地”的倭国使臣,更是,用一种,近乎于自残的方式,疯狂地,用自己的脑袋,撞击着地面,发出“砰砰”的闷响。
“我们,愿意,献上我们国家,所有的财富!所有的土地!所有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