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殿前会议(2 / 3)

光。”

“在这百年时间里,突厥年年南下犯边,四处劫掠粮食人口,边境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边军除去被动防守,没有什么良策。”

“国威沦丧,士气低下。”

“今日朕要与众卿商议的,便是如何彻底平定突厥之乱,以保我朝边境安宁,好,众卿各抒己见吧。”隆化帝话音刚落,首辅柯政第一个站了出来行了一礼。

“陛下,近些年来,边军实行坚壁清野,整体的损伤极小,军费也是消耗不多。”

“能维持这样的状况,对我朝来说,已经是非常理想的情况了。”

“我朝以农耕为生,突厥以游牧为生。”

“我军与突厥若是大规模开战,除了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掏空国库外,于朝廷没有什么益处。”“贸然开战,便是胜了,我军也不可能在草原上耕种。”

“若是败了,那结果必然是北方防线崩溃,突厥很可能长驱直入,整个北方都要被突厥马蹄蹂躏。”“如此大的风险,朝廷实在是承受不起啊,请陛下三思。”

隆化帝听后不为所动,淡然看向萧钦言后道。

“萧相,你如何看。”

萧钦言随即便跳出来反对柯政的言论。

“陛下,柯相的观点,臣无法苟同。”

“我朝乃神州正统,何至于被一个小小的突厥吓破了胆。”

“柯相全力主和,我朝年年都要给突厥送上一笔和谈礼物。”

“可结果呢,突厥人的贪婪,不会被理智所制止。”

“主和派送给了突厥那么多的礼物,都成了资敌粮草,成了突厥人射在我朝军士百姓身上的利箭。”“突厥者,蛮夷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能让他们老实下来的,只有强大的边军。”

“我军只有彻底把他们打疼打怕,让他们看向南方就觉得心神不宁,随时都有战死的危险,”“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根除突厥对我朝边境的威胁,扬我国威。”

柯政听后冷笑一声后道。

“漂亮话大道理谁都会说。”

“但是突厥人不会因为萧相说了几句大话,就会引颈待戮。”

“眼下朔方军在边境的防线构筑非常完善,基本能够覆盖北方。”

“即便突厥年年南下,也并不曾收获太多,更从未撕破边境防线。”

“至于说给突厥的和谈礼物,折合银两才不过十几万两银子。”

“这不过是给突厥一个台阶而已。”

“可若是如萧相所说,与突厥陈兵边境展开大战,那所消耗的钱粮国库是否能承担得起。”“一旦防线有失,又会给我朝的边境带来多大的威胁。”

“难道这些萧相就不考虑嘛。”

“如此的窜动陛下行此好大喜功之事,逢君之恶,你是何居心。”

柯政此话一出,殿中瞬间鸦雀无声。

龙椅上的隆化帝表情有些不自然,一旁的苏慕白看的出来,隆化帝在强压怒火。

连逢君之恶这种话都出来,这位柯政柯首辅还真是有点肆无忌惮的意思。

逢君之恶这个词语出自《孟子·告子下》,原文是这样说的。

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指臣子或下属为讨好君主,主动迎合其恶行,甚至助长其错误决策。

柯政这句话不单单是在抨击萧钦言,连带着把隆化帝都一并骂进去了,就差指着隆化帝的鼻子大骂隆化帝穷兵赎武了。

就在殿中气氛无比凝重之时,林如海看向柯政淡然说道。

“柯相,方才下官听柯相所言,似乎觉得对于每年送给突厥十几万两银子的和谈礼物不以为然,觉得这算不得什么大事,不知下官理解的可对。”

柯政气定神闲说道。

“相比起大规模作战,动不动便要增加数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十几万两银子,自然算不得什么。”“怎么,林大人对本相的话有什么不同意见嘛。”

林如海意味深长看了柯政一眼后说道。

“在下官看来,这从来都不是十几万两银子的事情,而是朝廷威严体面的事情。”

“我朝疆域万里,子民万万。”

“突厥不过是一个数百万族人的草原蛮夷,我朝却要与其和谈。”

“无论柯相如此淡化这一点,但和谈,几乎是与投降画等号的。”

“这对于朝廷,对于国家,对于每一个官员和百姓,都是一件无比屈辱的事情。”

“下官不明白,柯相何以说的如此轻松写意,毫无半点愧疚可言。”

柯政听后犹豫了一下看向林如海。

“林大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本相蒙陛下信任,执掌内阁,统筹六部。”

“户部的情况,本相比你清楚。”

“以目前朝廷的岁入,根本就支撑不了与突厥连年大战。”

“所以朝廷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本相不能让某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罔顾朝廷的现状,把朝廷搞得一团糟。”

林如海略一思索后说道。

“柯相未虑胜先虑败,这一点自然是老成谋国。”

“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