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是骡子是人(2 / 3)

宋家宅院里,英气十足的少女,手持木蜡长枪。

红缨在半空扫过一片血红虚影,破空声犀利刺耳。

“好!”一声叫好传出,如今已有四十岁的宋念顺赞叹道:“枪出如龙,迅疾如风,很不错。”十岁的宋承曦,收了枪,呼出一口气后,转头看向一旁:“爷爷,您怎么不夸我?”

正在葡萄架下,宋启山正盯着棋盘沉思。

坐在他面前的,是有几分俊秀的宋承奕。

和宋念顺五大三粗的样子不同,宋承奕样貌遗传了娘亲童月柔,看起来柔柔弱弱的。

用宋念顺的话来说:“我这儿子,咋长的跟个俏娘们似的。”

黎秋烟走过来,给宋承曦递上一碗茶水,道:“你爷爷一年夸你三百多次,就让他老人家歇息歇息,好好下会棋吧。”

宋承曦端起茶水,一饮而尽,豪迈的不像个丫头。

看了眼盯着棋盘皱眉的宋启山,撇嘴道:“爷爷又下不过奕哥。”

宋念顺哈哈大笑:“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

宋承曦看向他,又道:“你也下不过奕哥啊,而且你还打不过爷爷。”

笑声戛然而止,紧接着便是众人哄笑声。

宋念守进了院子,问道:“什么事笑的如此开心?”

“小叔!”宋承曦立刻跑过来,挽起宋念守的手臂:“婶婶都好久没来陪我练枪了,她什么时候来啊?”

“你婶婶有了身孕,可不能再舞刀弄枪的。”宋念守道。

听说虞凝芙有了身孕,几人都围过来问东问西。

王楚玉更是和宋念云一块,准备去秋谷城看望看望虞凝芙。

宋念守道:“她前些日子动了胎气,正在休养,过几日再说。”

而后,他朝着葡萄架走去。

到了那,道:“爹。”

宋启山道:“来的正好,快帮我看看,这一子该落在哪?”

宋念守瞥了眼棋局,捻起一子落下:“这里正好。”

宋承奕跟着下了一子,笑道:“爷爷,该认输了。”

宋启山顿时冲宋念守吹胡子瞪眼:“怎给我下输了!”

“必输之局,莫要耽误时间。”宋念守递过来那封信,道:“和周大人谈过了,这是冯国玉从京都城派人送来的信,说只有秋谷城掌权之人才能看。”

见长辈要说正事,宋承奕便乖巧的捡起棋子。

宋启山接过信拆开,问道:“周大人怎么说?”

宋念守道:“周大人说,他想当咱家老黄牛,但不喜欢吃草。”

宋启山失笑,道:“都说这个周大人滑头,果真如此,那你怎么看?”

宋念守来之前便已想好,毫不犹豫道:“咱们家只是要兵权,知府之位,仍让他做就是。周大人做事圆滑,他当知府,倒也省心,不怕惹出什么大麻烦。”

“至于其他人,理应降几个,再提拔几个,以此分散人心。”

“兵营由汤教头他们几个接管,但资历不够,怕压不住人,我看得杀几个见见血才行。”

谈起杀人立威,宋念守如此轻描淡写。

宋启山也不以为意,道:“你看着来就是。”

他快速扫了眼信上的内容,字不多,很快就看完了。

随即把信递过去,宋念守接来看了眼,轻咦出声:“这位滇州王,真能舍得?”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本王无意争天下,先得天下者,自当率众归顺,日后于京都旧城安居晚年。”宋启山随手捻起一颗棋子,在指尖缓缓摩挲着,道:“冯国玉率先打进京都城,名义上,他已占得先机。先前打的那么猛,如今却有退缩之意,你觉得为何?”

宋念守略微思索,道:“应是在京都城见到了什么不该见的,心生忌惮。又或者,以退为进,麻痹他人,好坐收渔翁之利。”

“此人城府极深,说是率众归顺,却要等决出天下胜者,并非真的要隐退。依我看,后者可能性更大些宋启山摇摇头,道:“你错了,依我看,两者都有。”

“若要安居晚年,他为何不回滇州,而是要居住在京都城?”

“为何?”宋念守问道。

宋启山道:“战场上的箭矢如雨,但只有很小概率,会两支箭射在同一处。哪怕真发力一样,角度一样,也会因有一支箭挡在那而有所偏移。”

“依我看,冯国玉应真是在京都城看到了什么,与我们一样,明白做一统天下的王者,恐有劫难。”“所以他不愿再争,却又不愿放弃手中兵权。所谓安居京都城,不过是给自己寻个能躲避将来劫难的好位置。”

“只要能活着,手里有兵权,谁做君王,他都能活的很好。”

把手中的棋子精准扔进罐中,宋启山道:“此人与咱们想的一模一样,却未曾见过仙人,只凭京都城一趟便做出决策。其城府,心机,隐忍,令人惊叹!”

宋念守微微点头,宋家不想称王争霸,是因为比旁人知晓更多。

若所谓王朝,只不过是被仙人定期收割的庄稼地,不要也罢!

唯有秋谷城,是眼下必须拿到的。

周廉安说话看似模棱两可,实际上意思已经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