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前奏(1 / 2)

1969年9月2日,香港所有学校正式开学。

这学期,霍诗雅已上中文预科班了。而林清霞、赵雅之、邓莉君已上中五毕业班。

三女中,邓莉君的学习成绩最好。在霍建明的劝说下,语言天赋极好的她打算明年再读一年预科班,然后报考香港大学文学院英文系。而林清霞和赵雅之已决定中五毕业后便直接去香港电影学院上学。转眼之间,三女中年龄最小的林清霞也已十五岁了。

9月10日下午,东方影业的放映室里,霍建明和王天林、洪京宝等东方影业公司的高层、导演、监制一起观看洪京宝导演的《三德和尚与舂米六》。

这部功夫喜剧电影的编剧正是霍建明。今年6月,洪京宝从香港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之后,霍建明扔了几部电影剧本给他,《三德和尚与舂米六》便是其中一部。

霍建明见电影中的许多细节比自己前世所看的同一部电影好了许多,边看边点头。

坐在他旁边的洪京宝一直在紧张的关注着他,见他点头,立即松了口气,开心的笑了笑。

电影放映完,灯光亮起,大家随即便在放映室对这部电影拍得如何各自发表一番看法。一旁专门有人记录他们的点评,整理出来之后,大家再认真讨论电影哪些地方要不要补拍。

这是霍建明定下来的规矩,从剧本开始,到电影立项、开拍、后期制作,都有一套检讨的流程。电影上映之后,还得召集大家总结一下经验。

这项工作,素来都是由王天林主持,需不需要补拍或者重新剪辑,都是由他和导演进行沟通之后,最后拍板。

王天林看了看手中厚厚的本子,上面记录了大家刚刚讨论的结果,抬头对洪京宝说道:

“三毛,有几个镜头穿帮了,你重新补拍一下,其他的都没有什么问题。给你一个礼拜够不够?一个礼拜后正式上映,怎么样?”

这一世,由于霍建明的缘故,洪京宝早早就跟在王天林身边与他学拍戏,被王天林收为了徒弟。闻言,他立即回道:

“师父,没问题,我马上把人叫回来,立即补拍。”

王天林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霍建明:

“明仔,这部电影是从未有人拍过的功夫喜剧片,星海院线那边能不能尽量安排多一些银幕。”霍建明听了,笑了笑。他站了起来,环视了一下在座的所有人,朗声说道: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来这里之前,我已让人通知了星海院线,从三毛拍的这部电影开始,星海院线以后将尽量做到全球同步上映东方影业所有电影,欧美电影的排片从今年10月开始减半。1970年之后,欧美电影的排片不得超过星海院线总银幕的三成。”

说完,他看了看王天林:

“天林叔,你回头和星海院线沟通一下,各国批准电影上映的审批速度不一样,你们尽量去协调一下。以后尽可能做到每部电影都全球同步上映,即使不能,那也不要相隔几个月、大半年。”

见王天林点头应了下来,他看了看大家,接着说道:

“诸位,我在香港电影学院成立之日就说过,东方明珠传媒公司于1970年正式启动电影大制作计划。现在,我们在清水湾影城已有了彩色冲印,终于不用再去日本冲印了,彩色电影的制作成本也降下来了因此,我打算于1970年4月正式启动这个计划。

现在距明年4月,正好还有半年时间,应该有足够的时间给在座诸位导演、监制每人再拍两部投资100万港币的电影。

我的意思很简单,让大家再拍两部投资100万港币的电影练练手,从明年4月开始,大家开始拍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

在座的应该都很清楚,东方明珠传媒公司手里有大量的影视版权,除了一些文艺片之外,都是大投资、大制作。

诸位,有大量的影视版权可供挑选,有星海院线全球大大小小近万家电影院和东方传媒公司雄厚的资金为后盾,彩色电影的制作成本也降下来了。电影特效部门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技术也成熟了许多。我们也是时候将香港打造成世界性的电影制作中心了!”

他话音刚落,立即掌声雷动,在场所有人全都激动的拼命鼓掌。

王天林的办公室,看着李志文捧进来一堆小说,正在冲泡功夫茶的王天林,立即眼睛一亮,赶紧放下开水壶,招手让李志文把小说放到茶几上:

“阿文,放这里,放茶几上就行!”

他翻了翻茶几上的小说,立即把他早就盯上了的《七十二家房客》给挑了出来,笑着对一旁的霍建明说道:

“明仔,我现在忙得团团转,就不和其他人争了,明年4月之前我就只拍这一部好了。

不过老规矩,还是你编剧,我来拍,黄露负责电影配乐,嘿嘿!”

听到王天林又让自己写剧本,霍建明无奈的笑了笑:

“天林叔,没问题。”

说完,他转头看向坐在茶几对面的蔡澜,对他说道:

“老蔡,那就没办法了,《独臂刀》的剧本只能你自己写了。对了,干脆《独臂刀》和《七十二家房客》都由你一起监制好了,能者多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