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喜剧之王”和“悬疑之王”大决战!四旦双冰应运而生!(1 / 4)

凌晨十二点准时到来,时间跨入12月16日。

吕睿回家后洗了个澡,没急着睡觉,径直去了附近一家电影院。

反正明天也没事,白天能补觉,所以他准备去看看《致命魔术》午夜场的上座率情况。

一路溜达到影院,刚进门,就见大厅有不少人在排队买票。

他上前排在了队伍末尾处,耳边随即传来了阵阵议论声:

“我倒要看看这电影是怎么个事!魔术这东西其实没多么神秘,解开谜底,一切便真相大白了。”“卧槽!看完13号那场魔术秀,我好几天都没睡好觉,梦里都在想那些魔术到底是咋变的。”“没别的,就想看范冰兵,听说她在电影里穿得特性感,嘿嘿~”

比起白天,午夜场上座率肯定会低一些,毕竟没多少人敢大半夜跑出来看电影。

幸好这是首都,如果放在那些“民风淳朴”的地方,晚上危险性可不低。

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就怕出来后遇到臭流氓。

所以,当吕睿走进影厅时,放眼望去,几乎都是大老爷们。

少数几个女孩身边也都有男友或家人陪着,很少是单独出来的。

十分钟后,电影开始放映。

吕睿坐到最后排,大致观察了一下入座率。

能够容纳100人的影厅里,此时至少坐了30多人!

这在当下院线市场里十分少见!

哪怕是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大抵也就是如此盛况。

13号那场魔术秀起到的引流作用,在此刻完成了具象化!

这还是午夜场,白天只会比这更多。

大家看的都很认真。

主要是电影的设疑解谜框架、三重魔术的颠覆性叙事,还有那些吸睛的魔术技巧略显深奥。稍不留意,主视角镜头就切到了另一人身上。

不专注看的话,很可能接不上剧情,乃至于直接看不懂下一幕镜头讲了什么。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吕睿听到最多的就是惊呼和恍然声!

姜闻一人分饰两角、张婧初逃生失败被淹死在水箱中、周韫上吊、范冰兵饰演的女助手周旋于两位男主之间、特斯拉的克隆机器……

影片播放到中期,剧情已让不少人惊叹不已。

而到最后,当胡君以“克隆”的方式一次次自我牺牲、毁灭时,全场更是一片哗然声!

网上有句话很火:男人!就得对自己狠点!

可大家着实没想到,胡君饰演的这个角色居然对自己这么狠!

电影播放结束,吕睿跟着人流往外走,耳边热议声不断:

“人怎么能有种成这样?一次又一次自杀?只为了魔术表演?”

“一个与双胞胎兄弟轮流上台享受欢呼与掌声,乃至于心爱之人!一个自我牺牲、毁灭,让复制品延续艺术生命……卧槽!人性全泯灭在了狂热里!真癫啊!”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就是觉得这电影拍的真牛逼!”

“不是?所以这到底是悬疑犯罪题材?还是科幻片?怎么连克隆机都出来了?”

“我个人觉得,克隆机只是导演迷惑观众的一种手段,其实死的那个只是胡君早先在酒吧找到的替身而已,他只是重新花高价雇佣了他!”

“狗屁,你这分析完全是错误的,不是克隆机,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存放尸体的水箱?”

“电影里又没露出来那些水箱的正面,说不定是道具,死的只有胡君和他的替身而已。”

“你在说什么玩意?人家都说是克隆机了好吗?”

“不行,没看懂,除了感觉魔术很精彩、画面很玄妙、色彩对比很惊艳外,故事核心完全没看清楚,回去睡一觉,我周六还要再来看一遍!”

人群最后,吕睿听着这些对话,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电影有褒有贬很正常,毕竞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故事和剧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对导演来说,作品有争议并不可怕,因为这意味着有人在关注自己的作品。

商业片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回到家,吕睿又冲了个澡,关掉闹钟,准备一觉睡到自然醒。

一夜过后,《致命魔术》正式进入热映期,而关于它的热议声也彻底爆发了!

有记者拍到冯小刚独自从影院出来,脸色漆黑。

当他们围上去询问其是否去看了《致命魔术》时,对方一声不吭,头也不回的上车离开。

与之对应的则是另一边同样被堵住的张艺谋。

不同于冯小钢,张艺谋给了这部电影极高的评价,并表达了对吕睿的欣赏:

“说实话,我被吕睿讲故事的方式骗到了,直到最后我才发现,我看的只是他想让我看到的,而不是我真实看到的。

单看这部电影,他对于观影情绪的把控绝对是顶尖的,毫不输于我……”

当这番话传出后,业内一片哗然!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观众因为张艺谋的评价,选择踏进电影院。

记者们随即又追到了《无极》剧组。

陈凯哥向来逼格极高。

如果是以往,面对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