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1 / 2)

午门外空旷的街道逐渐被前来上朝的文武官员站满。

这是春节之前,大清帝国的最后一次早朝。

前来参会的京官们不敢说话,不敢乱动,他们都是被全副武装的士兵们极其友好的从家里请出来的。短短数日,京城风云突变。

旗丁成片死亡,步军统领衙门里的亡魂多的数不清。

最荒诞的是所有人一致认为蒋青云是得了心思狠毒的小皇帝的授意。

嗜血、暴虐、固执、癫狂、阴鸷、残忍、伪善、玩弄帝王术,等等标签都贴在了顺治脸上。汉臣们心里更多的是畏惧、警惕、蔑视,他们把顺治看成了石虎、司马炎之流。

满臣们心里更多的是压抑不住的愤怒、厌恶、敌意,许多人在内心深处对皇权产生了蔑视。经典误解。

蒋青云完胜。

“时辰已到,百官入朝。”

总管太监吴良辅亲自拎着响鞭,啪啪啪,甩了几个响亮的鞭花。

他突然注意到前来上朝的文武百官脸色很差,神情古怪,步伐无力,透着一股子说不出来的邪性,就好像是一群活死人!

突然间,吴良辅想起了一件大事:宫外的情报怎么没送回来?

不对啊!

瞬间,一股寒气从脚踝直冲脑门。

难道?难道?

吴良辅额头冒汗,视线模糊,手掌颤抖,他瞪大了眼睛从人群里试图寻找两个人的身影,一个是蒋青云,一个是三公公。

啊,蒋青云终于来了!

他来了!他迈着四方步、目光炯炯、昂首阔步的走来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形象在此刻具像化“吴总管?”

三公公好似鬼魅一般突然出现在吴良辅旁边。

“哎哟喂,你吓死我了,你真的吓死我了,你,你要干嘛?”

“总管,刚才宫外有人传来一个口信,说您在钱粮胡同的宅子进了蠡贼,所有财物被洗劫一空。”“谁干的?”

“总管,京城缉盗以前归五城兵马司,现在归步军统领衙门,总管您不如找一下九门提督蒋大人吧,他如果肯出手,区区蠡贼手到擒来。”

吴良辅一把攥住三公公,露出亲切的微笑。

“嘿,嘿嘿,三儿啊,咱家一看到你就好像看到了十几岁的自己,像,真像。咱家的年龄大了,过两年大内总管的位置非你莫属。”

“奴婢才是七品首领太监,不敢觊觎总管宝座。”

“明年给你提六品,后年提五品,大后年你就四品了。”

“谢总管。”

三公公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也不怪吴良辅如此反常,他在钱粮胡同那间宅子存了几十个单个重量三百斤的银冬瓜。

什么样的蠡贼能在京城里把重达几百斤的银冬瓜盗走?

答案是很明显的。

金銮殿。

蒋青云背对顺治,环视众人。

“诸位同僚,诸位王爷,下官的话说完了,所以,你们赞成还是反对?”

如此问话,十分跋扈。

顺治也吓了一跳,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孰料°

朱国治:“赞同。”

索尼:“挺好。”

安亲王岳乐:“蒋总宪说的很好,本王赞同。“

庄亲王硕塞:“本王也没意见。”

郑亲王济尔哈朗:“本王也意识到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和当下的形势不符,改就改吧。”

范文程:“蒋总宪公忠体国,臣赞同。”

殿内竞无一丝杂音,全是赞同。

“臣^蒋青云奏请吾皇立即改革议政王大臣会议。”

众大臣随即下跪:“臣等附议。”

顺治坐直了身子,左看看右看看,哎,哎呀,心想事成的感觉真踏马的爽啊。

“既然如此,朕顺应民心,内三院按流程速办吧。”

“遵旨。”

顺治趁热打铁指定了14名议政员,其中包括蒋青云。

议政王大臣会议满员27人,其中有14人由皇帝指定。这样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就是再过一百年也不必取缔。

蒋青云:

“皇上,诸位同僚,下官建议再确定一下廷议和交议的规则。每隔5天召开一次,第一天交议,第二天廷议。”

众人有气无力:“赞同。”

顺治沉浸在满足感当中,没有意识到这是很反常的。

散朝之后。

午门外。

蒋青云:“步军统领衙门全体听令。”

“末将在。”

一群统领、副将、参将、游击拱手领命。

“天黑路滑,又有潜伏的第九旗异己分子,诸位大人的安全十分要紧,你等护送各位大人回府。如果懈怠,当受军法。”

“末将遵命。”

下朝的众王公大臣各被一队武装士兵护送回到了自家府邸,杜绝了这帮人私下接触的机会。至此,蒋青云走完了关键的一步。

他首先利用定远大将军任上的恩威、生杀予夺的手腕、皇权授命的错觉,笼络八旗旗丁,编入步军统领衙门,暂时捏成了一个武装集团。

然后驱使这个武装集团,以迅雷不及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