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一人举荐!”
苏武突然出列刘询心中暗笑,等的就是你。
“爱卿但且说来,正好大家议一议!”
苏武也不客气,拱手道:“臣举荐随同臣滞留草原十九载的副手常惠,现于光禄勋下担任光禄大夫,巡视州郡。”
“常惠,太原人,少时家贫,自奋应募,跟随臣前去匈奴,但受到牵连一直被匈奴人关押十九年之久,直到随臣返回大汉。”
“当初鸿雁传书一事,也是常惠计策,言孝昭皇帝以知臣的存在,这才让匈奴人投鼠忌器,不辨真假,加上孝昭皇帝和大将军斡旋,这才得以回转大汉。”
“常惠此人性机警,心思灵活,善言辩,为臣副手时多次建言献策,都得以使用。”
“并且此人懂韬略,知人心,懂机变辩,乃是持节乌孙的不二人选。“
“还请陛下明鉴!”
刘询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沉思片刻道:“常惠现在在哪里?”
“回陛下,常惠为光禄大夫,虽是加官,但也履行职责,正在关东巡视地方。”丙吉出言道。丙吉也是光禄大夫,但官职相同,权职却大不相同。
丙吉为光禄大夫,但加侍中衔,乃内朝参议政事的重臣。而常惠只是光禄勋的属下,被派往郡国巡查。“大将军以为如何?”刘询看向霍光,毕竞自己之前已经言明,此次作战霍光居中指挥,自己确是不能越俎代庖。
“臣以为可行,常惠此人臣也了解一些,确实是不二人选。”
得到大将军肯定,其他人当然不会再有意见,刘询当机立断道:“好,朕欲封常惠为护乌孙校尉,持节前往乌孙,节制兵马。”
“另外速传召其回长安,朕也想见见!”
“唯~臣这这就立即传召!”丙吉连忙答应道。
安排完军事,刘询起身道:“诸位,此番对匈奴征讨,大汉出兵近二十万人,要是再加上西域诸国兵力和五万乌孙精骑,怕是不少于三十万人的大战。”
“如此大战,事情千条万绪,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朕决议欲于白虎殿设立临时军事议会,由朕总领,大将军大司马实际负责,车骑将军、光禄大夫、少府卿、大司农、太仆、太常等人参议军事。”
“大战期间,有关战报不必经过有司,直接送至白虎殿。”
“与战期间,为不错失时机,所有议会人员办公全在此地,朕亦会与诸位同在!”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但陛下如此安排好似也没什么问题,只是感觉好像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霍光眉头一皱,但随即暗叹一声,道:“陛下此法甚好,不但能第一时间得到军报,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商议出结果。”
“老臣赞成!”
丙吉好似也想到了什么,看向天子目光变的有些复杂,但还是出列道:“臣附议!”
“臣等附议!”
刘询有些意外地看了眼大将军霍光,见其并无异色,心中也是松了口气。
“如此甚好,诸位下去准备吧,入冬之前务必各自就位,物资运转也要加快,明年开春就出击匈奴!”“一战而决!”
“唯~”
回到承明殿,刘询心情激荡,此番征召十五万大军,加上五郡原本军队,足足二十万大军。如此兴师动众,耗费无数,可不是去草原转转就行的。
不管是他还是朝堂众臣都是奔着决战去的,至于能不能找得到敌人?
“弘恭!”
“奴婢在!”一直在殿外守候的弘恭连忙进来。
“你去宫外接一人进宫,如对方询问,你就拿出这个!”
说着就拿出一块木牌,上面只有一些毫无规律的花纹,要是掉大街上都不会有人去捡。
“是陛下...但奴婢该如何去找?”看着手中的木牌,弘恭一脸茫然。
“不必去寻找,只要你到地方自然会有人找到你,然后拿出此木牌即可!”
“唯~”
刘询看着弘恭的背影,心中一笑,也是时候让郭虔走上前台了,此番大号在哪可少不了他们的配合。上林苑,刘询来到将作监。
此处本是上林苑中十余座别苑改建而成,他大手一挥直接将这些别苑圈了进来,组成现在将作监。现在的将作监虽然比起少府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但他却极为重视,这里每日都进行着各种实验。冶炼、兵甲铸造、弓弩改良、织机改造、炼铁等等。
如果说少府是大汉最大的工厂和工匠集中地,代表着大汉最高水平的生产铸造。
那么将作监的定位就是大汉的研究基地,这里每日耗费这大量的钱财,如造纸作坊也早就迁移了过来。他更是和公输明以及许兼讨论过炼铁改进,虽然他不太懂,但是往往一些天马行空的建议却让研究时间大大节省。
早在去年就将高炉炼铁技术攻克,更是采用后世宋朝的葫芦形状的高炉减少热量散失。
为了提高温度,使用煤炭替代木炭,但煤炭含硫量太高,使得炼出来的铁很脆。
于是他又拿出洗煤脱硫之法,通过破碎-分选-脱水流程,将原煤提纯为精煤,从而减少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