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带着彩云、彩霞,随着莺儿去了梨香院。
此时梨香院内,很是安静。
莺儿先一步进入房内,对着薛姨妈道:“太太,三爷来了。”
薛姨妈像是受惊的鹿一般赶紧从凳子上下来。
赶紧披上衣服,匆匆装扮好,对着里屋吩咐一声,便匆匆忙忙的出来了。
她来到院内,看见贾环正坐在院内喝茶,连忙笑道:“我的国公爷诶。”
贾环对着薛姨妈道:“姨妈,上午没事,就跟着莺儿一起来梨香院坐坐。”
“好啊,好,早就想拉着你一起坐坐了。
上次得的那些狍子虽好吃,但也太真了些。
这次的鹿尾极有滋味,你一定好好尝尝。”
“多谢姨妈惦记。”
“嗨,这有什么。你军中操练,朝中事务繁忙,做的都是熬心血的事。
正好给你补补。”
薛姨妈拉着贾环,往屋内走,一边走,一边嘴里像是倒豆子:
“今儿这鹿尾,宝丫头和琴丫头还要帮忙拾掇来着。
但昨晚喝了酒,琴丫头现在还赖着床没起。”
薛姨妈摆摆手:“要是等她起来,什么都吃不上了。”
二人哈哈一笑
薛宝琴虽还没起,薛姨妈却拉着贾环向着屋内走去。
薛姨妈拉着贾环坐下,吩咐丫鬟去上茶:“去把我那蒙顶茶给环哥泡上。”
薛姨妈上了些干果茶点,将茶点放在贾环面前。
她自己则是用手去扒干果,取里面的果仁,用纸垫着放好了,方便贾环随取随吃。
此时薛宝钗已经穿戴整齐出来,问好道:“环弟弟来了。”
“打扰薛姐姐睡觉了。”
薛宝钗连连摇头:“没事。”
她从莺儿手里接过茶壶,给林羽倒了茶。
然后道:“弟弟先和娘聊,我去给妹妹梳头。”
贾环微微颔首。
不多时,薛宝钗和薛宝琴二人出来,和贾环聊一会,便以去厨房盯着仆人拾掇鹿尾为由,暂时离开。薛姨妈笑道:“宝丫头之前腌了一些酱菜。琴丫头知道你要来,说是要做一些点心呢。
一会都送上来你尝尝。”
贾环点了点头,品了一口茶。
薛姨妈接着道:
“看着她们姐妹俩,我心里就踏实。
宝丫头虽然懂事,但是跟个窄口的葫芦似的,不晃荡倒不出来一个籽。
琴丫头见识广,但是太跳脱。
她们姐妹俩一起长大,感情是极好的,做什么都想着对方。
我这做娘的,就盼望着她们将来彼此有个照应,那才真是福气。”
赵姨娘话锋一转:
“唉,只是不知道她们二人从我身边离去之后,我又该当如何。
我不如老祖宗有能耐。
薛蟠也是不个懂事的,他父亲留下的那些钱,只怕等我这两个姑娘嫁人之时剩不下多少。
还不如趁早全都给了宝丫头作嫁妆,她也能少受些欺负。”
话说到这,薛姨妈的眼睛真切的望向贾环。
话说到这份上,贾环心中已经明白了。
贾环道:“若非时运使然、将士用命、陛下御驾亲征,环哪有今日。
侥幸立了功,陛下特许环可以娶平妻,除诰命、家祭外,其余等和正妻相平。”
薛姨妈听见这话,眼睛弯成了一条缝。
她的嘴角推着脸蛋,将脸颊堆高,本来就微微发福的脸皮被肉堆的张开、绷紧。
拉薄的脸上,微微泛着光,阳光打下,上面微微泛着光。
贾环放下茶杯,笑道:“可惜环这等无能之人,只怕人家女子看不上。
姨妈,环在外有些小产业,虽算不上多大的产业。
但是好在时常能进贡宫里,陛下垂青,也算能维持下去。
有个从山西走染料到湖广的生意,不是多大的生意,但好就好在商道安全。
每次都能小赚一些。
我想蟠哥若是有志于一番事业,不如随着环的商队走几趟,环也能供些方便。
到时候蟠哥再想去何处见识,都随蟠哥。
当然,也求蟠哥能给我介绍介绍几个年龄相近的女子认识认识。
有蟠哥的面子,我想人家女子肯定愿意见见环。”
薛姨妈乐的合不拢嘴。
连忙道:“我这就叫你蟠哥帮你撮合撮合。”
贾环连忙道:“那环给山西的马掌柜写封信,到时候让蟠哥去山西找马掌柜就好。”
薛姨妈连连点头,叫莺儿来拿笔墨纸砚。
贾环当着薛姨妈面,将信写好,封起来,交给了薛姨妈。
薛姨妈亲手收下,好一番感谢,好话像雨点似的往下砸。
跟着贴身收好贾环的信。
贾环明白薛姨妈的意思,无非是想借着贾环,维持住薛家的体面而已。
但她想的太好了。
薛蟠这个惹上官司的杀人犯,户籍上已经是死人一个。
等到了山西,贾环会让拴住派人管住薛蟠,不会让他惹事。
调走了薛蟠,薛家母女姐妹落入贾环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