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贾母:这你可真帮不了忙(1 / 2)

“凤姐姐,老太太那边可安排妥当了?”

林黛玉问着,手中正核对着礼单。

王熙凤利落应道:

“妹妹放心。

早备下了暖轿,这时已经去接了。”

贾环向着后院走去。

林黛玉等人连忙上前行礼。

贾环亲手扶起林黛玉,目光扫过众人。

温言道:“可算回来了。”

他的目光在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秦可卿脸上停留片刻。

最后落在探春、迎春身上,微微颔首:“二姐姐,可都安好?”

迎春眼圈微红,强笑道:“都好,劳国公爷挂念。”

看样子,林黛玉应该是把自己的安排跟迎春说了。

众人簇拥着贾环入堂。

刚至正厅坐下,茶水尚未奉上,外头又是一阵动静。

“老太太、大老爷到了。”

贾环微微颔首,林黛玉等人起身到后面布置。

只见贾母在鸳鸯搀扶下颤巍巍下了轿,贾政紧随其后。

一年多不见,贾母白发愈多,精神却还好。

贾母和家政望着一身常服却自有威仪的贾环,百感交集。

贾环起身:“恭迎老太太。给父亲请安。”

贾母忙伸手虚扶。

贾政侧身避让,赶紧回礼。

贾母道:“快坐下快坐下,

好哥儿,可算回来了……”

话未说完,声音已有些哽咽。

贾政连忙道:“环哥儿身体可好?”

“劳父亲挂念,还好。”

贾政微微颔首:“你大伯他身子不太好,托我来问好。”

贾环道:“等大伯身子好些,还是该吃一顿才好。”

贾政连忙点头。

贾母拉着贾环的手,上下打量,眼中又是欣慰又是心疼:“黑了,也瘦了。在外头打仗,吃了大苦头吧?”

王熙凤脸上堆满笑容,抢着道:“老祖宗说得是。

国公爷如今可是咱家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为陛下开疆拓土,立下这不世之功,光宗耀祖啊!”

她话语热切,眼神闪烁。

贾母笑道:“好个猴,你看给你乐的。

本来我还挂着你,现在看你这么乐,也不再想了。”

王熙凤娇嗔道:“我说错话了。

可不再乐了,还是得着老祖宗想念才好。”

贾政站在一旁,看着眼前气度沉凝、功勋彪炳的儿子,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他捋着胡须,努力维持着父亲的威严,声音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激动和一丝拘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为国效力,是臣子的本分。

只是刀兵凶险,日后更需谨慎持重。”

贾环一一应对,态度温和自有分寸。

让鸳鸯、王熙凤扶着贾母入内,和林黛玉说话去。

贾母被簇拥着进了正房暖阁,喝着早备好温茶,看着贾兰,听着王熙凤绘声绘色说着登州港的繁华和府中趣事。

她脸上终于了舒心的笑容。

她拉着林黛玉的手,对她叹道:

“我老了,不中用了。

看到他们兄弟和睦,家宅安宁。

环哥儿又这般出息,你、宝丫头她们把家管得这般好,我便是立时闭了眼,也安心了。”

薛宝钗忙道:“老太太福寿绵长,定要亲眼看着兰哥儿他们成才,看着咱们家越来越好才是。”众人纷纷附和,暖阁内一时笑语晏晏。

贾母拉着她们低声道:“我也想早抱抱孙子了。”

众人再度笑起来。

王熙凤看着林黛玉等人笑道:“这可就不是我能帮上忙的了。老祖宗得去问她们去。”

贾母笑道:“这事你怎么帮忙!”

跟着她又问王熙凤道:“琏哥儿可还好?”

王熙凤笑道:“他一切都好,在登州那边忙完,不几天便回来了。”

贾母叹道:“那就好,那就好啊。”

跟着她又对林黛玉私下道:“我早就叫人说了你大舅舅一顿,他也是老糊涂了。”

林黛玉对贾母道:“老祖宗放心吧,我让环哥儿留意着好人家。

将来二姐姐如何,都听二姐姐的。”

贾母连连点头:“是了,是了,有你们我们这些老糊涂的就不添乱了。”

跟着她又说起家里恢复为府的事情。

数日后,吉日良辰。神都太庙,庄严肃穆。

琉璃瓦宫阙沐浴在深秋清冽的晨光中,汉白玉的基座泛着冷光。

太庙正殿前,巨大的青铜香炉青烟袅袅,直上云霄。

编钟、特磬等礼乐陈设齐备,乐工肃立。

黄罗伞盖、日月旗、金瓜钺斧等天子仪仗森严排列,在初升的朝阳下闪耀着刺目的金光。

文武百官,按品着朝服,鹄立于丹陛之下广阔的广场上。

文东武西,玄、紫、青、蓝各色官袍汇成一片沉默的海洋。

申阁老、严阁老等阁臣立于最前,神情各异。

申阁老面带欣慰,严阁老则低垂眼帘,嘴角紧抿。

武将队列中,韩信、郑成功、牛二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