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点了点贾环的胸膛:““你还是万事小心为好。
别大意了。”
贾环握住了林黛玉点自己的手,颔首道:“放心吧。”
林黛玉见贾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心里最后的火气也消散了:“哦对了。
明儿我抱着英哥儿去妙玉那坐坐吧。”
“我都说了,哪里有什么因果。”
“我知道。
但是宁可信其有嘛,去坐坐又无妨的。”
贾环再次点了点头:“我先去书房了。”
“去吧。”
贾环坐回书房。
有此一事,无论宫里如何,他都得抢在朝廷旨意前给登州部署好。
他唤来信鸽,对照着前些日子徐寿发来的草图,开始修正重画起来。
贾环一点一点的勾画着,比制图还精准。
等到他画完,回过神来,天已经黑了。
桌面和窗边不知何时由何人添了灯。
“阿乐!”
“王爷。”
负责书房的小厮走了进来。
贾环把草图给了小厮:“去给阿桂,让他寄给登州的徐寿。”
“是,王爷。”
这边徐寿的结束了,贾环又开始给陈诩写信。
让他联合郑成功加强海防,保护海商。
等到写完了信,他这才放下笔,熄了灯,走出了书房。
夜风微凉,但也清爽。
从他书房到后院的路上,路灯还亮着。
贾环走在提灯嬷嬷的身后,向着后院走去。
“大太太睡了?”
提灯的嬷嬷回道:“王妃已经睡下了。”
“那就去二太太那。”
贾环向着薛宝钗的院子里走去,她的院子灯笼已经灭了,只剩下书案上的台灯一盏。
贾环进了屋内,莺儿笑着上来帮贾环换衣服。
薛宝钗放下手里的针线,问道:“没去林妹妹那儿?”
“说是早睡了。”
薛宝钗眼睛一转:“想来是之前林妹妹罚嬷嬷罚的重了。”
贾环听闻此话,笑了起来:“不大个院子,倒跟后宫似的。”
薛宝钗推着贾环:“你去林妹妹那儿吧,今日这么大的事,她身子弱,再受了风可不好了。”“她心中早就有数,英哥儿也在她那儿,不会有事的。”
薛宝钗见贾环执意留下,也就不再强硬,娇嗔道:“英哥儿才多大,他顶什么用?”
贾环拿起薛宝钗织的小肚兜,上面绣着的是兰花,一看就是给将来的贾英预备的。
“他可比一般人顶用。我很少见这么小的孩子不怕死人。”
薛宝钗从贾环手里抢过小肚兜:“也不知道随了谁。”
薛宝钗收好了针线,披着衣服,去给贾环冲茶。
贾环看着丝绸随着晚风摆动,在烛光的映照下,似有若无的贴着薛宝钗的身体,勾勒出婉妙的曲线。贾环坐在床上,向后支着身子:“这些针线你不必自己动手的。
你看看,手上都扎出老疤了。”
薛宝钗听闻此言,悄悄的藏了藏握着茶壶的手。
贾环跟着道:“交给丫鬟就好。”
薛宝钗什么都没说,将茶捧到贾环身前的小桌。
她对贾环道:“想着省着点。”
贾环摇了摇头:“钱不是从这省的。”
“有那工夫,看看陛下赏的皇庄账簿,自己清楚,下人也不好糊弄。”
薛宝钗应了下来。
跟着,她沉默,低眉,抿嘴。
烛光在她的眼睛中闪烁。
贾环看着她的样子,抓起她的手,轻轻的摩挲着那做针活磨出来的茧。
“薛姨妈来找你了?”
薛宝钗心思被点破,僵硬的点了点头。
贾环左右看了看:“我说怎么不见宝琴。”
薛宝钗心思被发现,干脆倒在贾环肩头。
还没等她说话,贾环问道:“要钱,还是要人?”
薛宝钗想了想:“要钱。
说是之前的老伙计找来。
那伙计是个老实人,如今跑硝石的生意,想找母亲借点钱。
母亲手里哪还有,要不是我平日接济,估计不好过。
她也想着自己手里有点底,就想先借着我的钱。”
“要多少?”
“一千两。”
贾环笑着摇了摇头:“你是不是已经借出去了。”
薛宝钗僵硬的点了点头。
贾环跟着大笑道:“咱家还真成后宫了!
不过好在咱家账房不像内务府那么糊涂。”
“我,我知道错了。”
贾环搂着薛宝钗道:“该喊人时就喊人。
今天这事之后,我名声不知道如何臭呢。
也是债多不压身了。
横竖我也不用坐班,再有这样的事,你喊我。
不用自己担着。”
薛宝钗听闻此语,身子顿时软了下来。
是了,有个如意郎君,不靠着他,岂不生分?
经过贾环这么一劝,薛宝钗心情大好。
二人自然是一番温存。
而宫外,礼部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