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同学正少年(1 / 2)

大宋文豪 西湖遇雨 著 1067 字 1个月前

陆北顾受宠若惊,连忙上前搀扶。

李敢拄着虬枝杖,步伐虽慢却意外地稳健。

两人沿着溪边小径缓步而行,夏日的阳光透过竹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你这篇《六国论》。”李做开门见山,“不只是为了迎新雅集而写吧?”

陆北顾心头一震,不知该如何作答。

“不必紧张。”老人和蔼地笑了笑,“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看得出你字里行间对时局的关切。”“白沙先生明鉴。”陆北顾老实承认,“学生确实有感于当今天下之弊,借六国旧事以抒己见。”“嗯。”

李做点点头:“见解不错,不过在州学或许有不少学官买账,但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可就未必如此了.. . ...这世上,反对新政的人比支持新政的人要多得多。”

“学生明白,但学生以为学术贵在求真,不在迎合。”

李敢闻言大笑,笑声惊起了竹林中的几只山雀:“好一个“不在迎合’!年轻人有这般气魄,老夫喜欢!”

他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陆北顾:“老夫近年已很少收徒,但观你才思敏捷,又有独立见解,听说你是合江县试第一,这次迎新雅集拿了第一是有资格入我门下的,若你愿意,可随我学习经史。”这正是陆北顾梦寐以求的机会!

他强压心中激动,郑重行礼:“能拜入白沙先生门下,是学生莫大的荣幸。”

“别急着高兴。”李改狡黠地眨眨眼,“先在分舍考试里考进中舍再说吧,我听江子成讲,这么多年县试第一不少,但能第一次分舍考试就进中舍的,少之又少...州学不比县学轻松,就算是县试第一,进了州学也大多都是要在下舍磨砺一段时间的。”

“此次分舍考试,学生定当竭尽全力!”

见陆北顾态度端正,李政也很满意。

“去吧,还有十来天的时间,好好准备. .. .…若是考不进中舍,那老夫可不收你。”老头哼着荒腔走板的竹枝词走了。

陆北顾恭送他离开后,攥紧拳头给自己打了下气。

“一定要考进中舍,毕竟,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此生仅有的,能与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天才们同台竞技的机会!”

州试,还有两个多月!

而分舍考试,近在眼前,只有十来天!

回到“下舍七号”,刚一进门,陆北顾就是一愣。

咋没我位置了?

见陆北顾进来,卢广宇一下子就从榻上盘腿坐直了身子,拍着床榻道:“陆兄先坐这里。”朱南星人比较胖,有点坐不住,所以刚才等着等着就在陆北顾床上躺下了,这时候也有点不好意思,想要坐起来。

“你别起来了,先躺着吧。”陆北顾坐到卢广宇的榻边,把朱南星按了下去。

“陆兄!”黄靖嵇身体往前倾,啧啧道,“方才连中舍的师兄们都来打听,人家说听说这届新生出了个敢写“视变法若睹洪灾’的狠角色,想来见识见识呢!”

陆北顾苦笑:“我又不是什么稀奇精怪,这有什么好来看的?”

说实话,陆北顾真的没想到在迎新雅集上写的《六国论》,会马上就引发这么大的动. . ……拜托,以史喻今而已,不是说州学允许学生们议论朝政吗?你们平常都不指点江山的吗?

“仔细拜读完了陆兄的文章。”

另一边的竺桢这时候放下纸,叹了口气:“真是我一辈子都写不出来啊!”

陆北顾还没来得答话,这时候门被敲响了,他站起来去开门。

“陆兄。”

门外站着的正是来自眉山的三人,苏辙、程建用、杨尧咨。

“快进来。”陆北顾侧过身把他们让进来,“你们是住在哪?”

“也是下舍。”

程建用搭话道:“我们就住三天,都给安排到下舍这了。”

苏辙打量了一下,说道:“之前听说泸州州学的学舍挺紧张的,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竟然都有地方住。“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朱南星这时候从床上坐了起来,忽然有了精神。

“为什么?”苏辙对这个问题也挺好奇。

“因为我听说我学舍的泸川县本地新生说,今年刚刚劝退了一批连续五年无法进入中舍的州学生。”“你们泸州州学. . ..比我们眉州州学还残酷啊!”杨尧咨不由地咂舌。

“地方有点小,要不你们先委屈一下,坐书案这边吧。”

“行,能坐下就行。”眉山三人倒也不挑。

下舍的学舍是中间四张床,然后床头朝北与墙之间的空隙就是放书案的地方,书案是顶着墙的,而这个高度如果是需要面向它学习或者书写,基本上都是要跪坐的。

但谈话的话就可以直接用脊背靠着书案坐了,反正现在夏天天热,书案下面也垫竹席了,并非是直接坐在地砖上。

而卢广宇主动挪了个地方,坐到了自己床头的书案前,如此一来便是四人坐在床边,四人靠坐在书案后。

之所以要这么多人挤在一间学舍里,是因为住校生除了第一天来报到可以用“搬行李”的借口出去一趟外,进了州学正式上学就不可以随意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