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朱祁镇设计杀杨士奇(1 / 2)

“我儿子不是废物!”

朱瞻基眼眶不由的红了,这些天,因为朱祁镇的事情,他可谓是备受煎熬。

甚至可以说抬不起头。

往日的好名声,好日子也全部消失。

不再是好圣孙。

可现在他知道了,原来朱祁镇并非昏君。

而是被人陷害的。

朱瞻基越来越觉得是如此。

此刻的他内心既悲愤,同时也非常的喜悦。

可当他想要去见朱棣的时候。

天幕的再次发言,却让他愣在原地。

什么意思?

朱祁镇会被人陷害,竟然是他的原因?

朱瞻基有些害怕继续再往下看。

若真是他的原因导致,可就怨不得别人了。

走在路上的朱高炽也懵了。

自己孙子的千古恶名,居然是那些文官集团的手笔?

要知道,这些天在朝堂之上他可是非常尊重那些文官的。

也认可他们的仁政治国。

结果,这帮家伙完全就是狼子野心啊。

太可恶了。

朱高炽握紧拳头,想要去找杨士奇算账。

却被朱高煦跟朱高燧拦住了。

虽然他们也早就看不惯杨士奇,但还是让老大冷静下来。

现在他们应该先去找朱棣商讨事宜。

看看到底哪个天幕所言才是真的,再做决定。

但其实已经猜到了大概。

先前的天幕之人其实也并没有故意撒谎。

只不过是单纯因为历史就是这样的记载的。

但历史却早就被这些文官集团的人改写了。

朱棣想要看看,这帮文官集团的人,到底是如何颠覆大明皇权的。

【麓川之战打了整整十年,最后的结果就是诸夷皆惧,此后整整一百五十年,让夷人再也不敢侵扰大明!】

【朱祁镇是不是昏君,其实要看当时的朝堂情况!】

【年幼的明英宗继位,朝廷大权控制在张氏太皇太后与内阁三杨手里。】

【三杨内阁架空了年幼的朱祁镇,每日早朝,只许上奏八件事务。

前一天,外臣会先将副本送到内阁,提前对各种事务进行安排和汇报。

到了上朝时,皇帝只需要按照内阁事先汇报的内容传达旨意,年幼的朱祁镇俨然成为了傀儡。】【你们要知道,张皇后虽然贤明,但终究只是个女人,女人干政不利于朝堂稳定,于是整个朝堂在那几年的时间里,其实都是杨士奇掌控。】

【杨士奇可不是小角色,他代表的是整个文官集团的利益。】

【正统元年,文官集团趁英宗年幼,以皇帝的名义禁止建造远洋海船!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在海盗频繁的东南沿海减少制造战船和武器,裁减海军!

大家觉得为什么要禁海,为什么要让明朝的海军越来越弱?】

朱棣已经无比暴怒了。

他确定这就是真相,准确来说,这才是真相。

此刻的他双眼通红。

文官集团的做大,他其实是要负很大的责任的。

当年靖难以后,为了压住朝中的功勋,他选择重用文官,却没想到,让他们越来越狂妄。

“老四,你觉得文官集团为何要海禁?”

朱高炽好奇的问道,他还是很相信老四能给出答案的。

此话一出,几人的目光都放在朱高烁身上。

朱高烁确实压力有些大。

文官集团的事情,确实是值得考究的。

看着哥几个翘首以盼的模样,朱高烁明白今日不给出解释,怕是今晚很难离开了。

思索片刻后,朱高烁还是给出了解释:

“海禁是因为文官集团也知道海外拥有无限的资源,他们要将海上的资源掌握到手中,就是为了走私赚钱。”

【杨士奇其实就是为了帮文官走私扫清障碍!】

【其实宣宗还是有能力的,他登基以后很快就意识到文官集团的威胁,因此开始重要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

【宦官是只忠心于皇帝的,因此可以大胆放权,当然也是为了后面埋下伏笔。】

【宦官是最忠心的帝党,帮皇帝收拾文臣武将。人得罪完了,所以宦官在文官的史书里,都是臭名昭著的。但宦官的罪名基本都是残害忠良,不外如是,可他们真的是忠良吗?】

【大家有没有发现规律,史书其实就是文官集团写的,他们都把自己写的跟白莲花一样,阉党基本都是扰乱朝纲,文官都是为国为民!】

朱棣听到这里,已经越来越相信这才是真相。

总算听明白夸张的“土木堡之变”前因后果,比之前那所谓的明史合理合乎逻辑。

甚至他觉得,其实根本就不是在永乐朝才让文官崛起的。

杨士奇有这样的能力吗?

显然这背后还有阴险的人在设计。

【大家有没有发现明朝皇帝都死的很邪乎,很多事情都是无法用常理解释的。】

【大家知道永乐朝烧毁的三大殿居然到了正统六年才修复,户部一分钱都不舍得拿出来,而在三大殿修好以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