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叶问》准备,北电新生见校花(1 / 2)

时间进入九月。

《石头》日增票房已经降到了六位数,总票房几乎已经定格8400万。

再算上后续磨蹭增加一些票房,大概能到8500万。

这个数字,让宁吴既骄傲又遗憾一加上港台地区1200万的票房成绩,距离破亿大关仅差三百多万。一旦达到这个数字,从此鱼跃龙门、飞龙在天。

“许导,你说港台圈那些导演一个个这么牛逼,他们的电影市场怎么就这么大一点儿呢?”宁吴坐在破晓影业的剪辑室内,无奈的叹气道。

“怎么,还在惦记那一亿的门槛?”

“能不惦记吗?”宁昊叹了口气,“就差那么临门一脚,张导、周导之后,我差点成为第三个内地破亿导演的。”

他说着,又灌了口咖啡,“港台导演动不动就吹嘘什么'国际视野',结果他们本土市场连我们一个省都比不上。”

“市场大小从来不是衡量电影价值的唯一标准。港岛电影黄金时代,多少经典是在弹丸之地上诞生的?”

许晓顿了顿,笑着说道:“况且,我们的市场才刚刚起步,未来有的是机会,再过几年恐怕你就看不上一亿票房了~”

“哈哈哈,也是,”

宁吴挠了挠头,想着许晓计划让他拍摄的那部电影:“许导,你打算让我拍的那部电影,剧本写好了没?正好下半年我比较空呢!”

“剧本不急,不过有些前期工作还是需要准备好。”

“这是一部传记类动作片,他还有后人生活在粤省、港岛. . .”

任何一部传记类电影,都有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拍摄者的后人意见。

无论是为了商业炒作,还是维护先人声誉,传主后人往往会对电影中的艺术加工提出质疑。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法律纠纷,给制作方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许晓没记错的话,今年贺岁档上映的那部由李连劫主演的《霍元甲》,就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前世里,也有叶问后人状告甄子单

这一世既然许晓要来制作这部片子,肯定要将一切舆论全部扼杀在摇篮当中。

“没问题,”宁吴点了点头:“就当是旅游了,说起来我跟邢爱娜结婚后,还没有过蜜月旅行呢~”许晓笑了笑:“那先祝你蜜月快乐了,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些事情需要你去处理一下~”

许晓指了指桌上《石头》的海外发行方案,说道:“虽然不知道他们看不看得懂,但是东南亚这几个国家,确实有发行的想法。”

“你跟钟总他们先去接洽一下吧。”

“行,没问题!”

《七剑》也下映了,没有拖到最后一天,也算是为自己留了一丝体面。

票房也实在是跑不动了。

1200万美金的制作成本,再算上宣发费用,总成本达到1.4亿,而内地票房却早早的止步于八千三百万。甚至还不如《石头》的八千四百万!

上映前的声势浩荡,首映礼上大牌云集;下映的时候却是草草收场,没有一丝声响。

投资方亏到流血,徐刻估计也不好受。

或许这就是他后续转型拍文艺片《深海寻人》,以及执导探讨女性爱情的电影《女人不坏》的主要原因!

时间进入九月,北电即将开学。

在许晓跟小丽姐的一致要求下,刘茜茜也只能结束自己愉快的暑假生活,进入悲催的宿舍生活。大四校花学姐重回校园的消息,像一阵风似的传遍了整个北电校园。

表演系的教学楼前,几个女生正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刘一菲今天来上课了。”袁珊珊压低声音,眼睛却不住地往隔壁大四教室张望着。“她这种大明星大四不都是要忙着跑剧组吗?怎么还有时间来上课呀!”

“谁知道呢,”张晓斐接话道:“可能她并不担心资源吧,毕竟有许导力捧,你们说她跟许导到底是什么关系?兄妹?就跟杨过跟郭襄一样?”

“谁知道呢。”

“他们年龄相差不大,许导也年轻帅气,如果能在一起也不错呀,总比那些女明星去陪老头子好吧?”袁珊珊说罢,用手肘捅了捅站在一旁的杨蜜,“诶,蜜蜜,你不是跟她一起拍过戏吗?待会带我们去打个招呼啊!”

杨蜜正低头翻看剧本,闻言手指微微一僵。

她抬起头,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我?我跟她能有什么交情啊。”

杨蜜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嘲:“人家是剧组宠儿,演的是女主角小龙女,我只是个小配角而已。”正说着,楼梯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刘一菲穿着简单的白T恤牛仔裤,戴着鸭舌帽走进校园,即便打扮低调,也掩不住她身上那股子明星气场。

“快看快看!”袁珊珊激动地拽着杨蜜的袖子,“她往这边来了!蜜蜜你快去啊!”

杨蜜抿了抿嘴唇,眼神复杂地看着越来越近的刘一菲。

她想起拍戏时那些场景刘一菲的专用房车、导演的嘘寒问暖、全剧组的众星捧月。

而自己呢?为了一个镜头被导演当众责骂,甚至挨了一巴掌.

“你们去吧,我剧本还没看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