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比两天前安静了许多许多。
因为总部迁移,杨村已经失去了其战略要地的价值,新一团的主力撤走,只留下二连几十号人。村口那片打过恶仗的打谷场,血迹早被黄土盖住,此刻成了训练场。
林野带着二连训练的仍就是来自初级特种作战手册上的内容,同样的还是简易陷阱篇。
这玩意儿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练精、练透还是不容易的。
之前跟山本特工队那一仗,为何伤亡会那么大?
固然有山本特工队的小鬼子,战斗力强悍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许多陷阱没有布置到位,也是导致如此伤亡的主要因素。
在战后,林野认真的检查了一遍战场,得出了这些的结论。
但,他并没有太多的意外,毕竟二连战士学习这些才多久,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无法再苛求太多。
不过,既然山本特工队已经被他们全歼了,又证明这些陷阱是非常有效果的,那么,就一定要往死里学了。
哪怕在之后的战斗中也可以用来迟缓小鬼子的行军,或者在游击战中一点一点的磨灭小鬼子的意志。此刻的打谷场一侧,林野的身前围着50多号的二连战士,这是二连全体的人员了。
“用细藤或者缴获的鬼子电话线,一头绑在路两边的树根或石头上,绷紧,离地半尺高。
另一头连着削尖的竹排或者拉开弦的手榴弹,藏在旁边的草丛里。
鬼子趟过去,绊到线,那玩意儿就弹起来,专招呼下半身,跑都跑不了。”
林野一边讲解,一边做着示范,战士们也是学得认真无比。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清晰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传来,林野疑惑的抬头望去,就见一个身穿灰色军装的战士,骑着一匹快马,迅速朝他们这边赶来。
林野立即站了起来,主动迎接了上去。
“吁!啪!”
传令员勒马停下,随后快速下马,站在林野的面前。
“报告林连长,团长有令,命您带着二连全体战士立即返回杨家沟。”
林野眉头一挑,盯着传令兵:“团里有急事?”
传令兵摇摇头,一脸茫然:“报告林连长,不清楚!张营长只让俺火速传令,让您和二连立刻回杨家沟!”
听到这里,林野不再多问。命令就是命令。
他转身,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打谷场:“全体都有!停止训练!收拾家伙,准备返程!”围坐的战士们愣了一下,随即像被按了开关,没人多嘴,立刻行动起来。
打谷场上瞬间忙碌起来。
刚才还认真摆弄草绳、树杈模型的战士们,动作麻利地收起地上散落的草绳、削尖的木桩、还有练习用的竹排。
金属工具碰撞发出轻微的叮当声。
林野自己也迅速返回自己的屋内,卷起那本油印的册子,塞进怀里。
待他出了屋内后,他环视一圈,目光扫过这片洒过血也流过汗的场地,最后落在村口方向那条通往杨家沟的土路上。
“动作快点!十分钟后村口集合!”他沉声补充了一句。
没人磨蹭。背包很快打好,武器背好。
林野最后看了一眼杨村沉寂的轮廓和远处起伏的山梁,转身,大步走向村口集合的队伍。
战士们已经列队完毕,几十双眼睛看着他。
“出发!”林野没有多余的废话,手一挥。
50多人的队伍迈开步子,整齐划一,朝着杨家沟的方向走去。
一个多小时的急行军,二连回到了杨家沟。林野安排战士们返回驻地休整,自己片刻不停,直奔团部。刚踏进团部那土坯小院的门槛,林野的脚步就顿住了。
院当中,几十支乌黑锂亮的MP38冲锋枪整整齐齐码在地上,像一排沉默的钢铁猎犬,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凛冽的寒光。
旁边是码放整齐的弹匣和几箱黄澄澄的九毫米子弹。
李云龙背着手站在枪堆旁,粗布军装敞着怀,露出里面的白汗褂。
他听见脚步声,转过头,那张粗粝的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缝里却透出点光,直勾勾地盯着林野。张大彪站在李云龙侧后方,抱着胳膊,眼神也在林野和那堆枪之间来回扫。
空气里仿佛有根无形的弦,绷紧了。
林野的目光扫过那堆冰冷的钢铁,又落到李云龙脸上。
短暂的疑惑像水面的涟漪,很快被一种沉甸甸的、带着热度的东西压了下去。
一个念头在他心底猛地窜起,撞得他心头突突跳。
李云龙没说话,只是用下巴颜朝地上的冲锋枪点了点。
林野深吸了一口气,几步走到枪堆前,蹲下身,拿起一支。
冰冷的金属触感传来,沉甸甸的压手。他熟练地拉动枪栓,检查枪膛。
过了一会,他才抬头看向李云龙。
李云龙的脸上带着笑意,往前踱了一步,巨大的影子罩在林野身上:“林野,老子问你。
那天在杨村打谷场,你跟老子说的,训练一把尖刀,还作不作数?”
林野抬起头,迎着李云龙锐利的目光,那目光像锥子,要把他钉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