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乌烟瘴气(1 / 2)

陆津亭刚来翰林院,便已经亲身感受到官场的乌烟瘴气。

皇上已经许久没有召翰林院的人觐见,因此他们都在明面上拉帮结派。

廖大人作为陆津亭的邻居,又是翰林院侍读,因此他们在来的路上,廖大人就私底下给他说了,现在翰林院的乱象,让他别轻易答应别人,也别轻易承诺什么。

“哎,本是清静之地,如今却有不少人心思不宁,没有想着治学,整日里只想着拉帮结派,一到下值,就会去参加宴会,所谓的宴会也并不是什么交流学问的,而是去和几位皇子身边的红人结交,我们两人如今在别人看来,都是秦王一派的人,你可要当心他们会给你挖坑。”

“多谢廖大人提点。”陆津亭也知道形势严峻,却不想到了这个地步。

他们刚进去,就已经见着里面不少人都按照各自支持的皇子分成了几派,皇上没有召见,他们也就只在翰林院修史书,不过真正静下心的人可不多。

陆津亭在廖大人的指点下去销假,侍讲学士见他来,便直接让他跟着廖大人去做事,廖大人比陆津亭高半级,在翰林院已经待了许多年,当初他是考进来的庶吉士。

但是同僚们对他的看法,都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认为他只会读书不会钻营,因此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待在翰林院,也没有想着谋个外放,或者到六部去做事。

廖大人自然知道同僚们对他的评价,不过他这人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在他看来,做人要纯粹,做官也要坚守初心,他自然也知道同僚们越来越高升,但是他更想静心做事。

“我知道他们怎么在背后评价我,我也知你年纪轻轻便到了六品,心里定是有许多抱负,不过现在都还不合适,最好等一切尘埃落定,否则枪打出头鸟。”

廖大人担心他年轻不够沉稳,他又被分来自己带着,所以他尽量提点了一些自己在官场琢磨的为官之道。

陆津亭也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道理,即便他心里支持秦王,马上也不能直接表现出来,更不要仗着自己状元的名头,就去顶撞上峰,那是蠢人的表现。

和他一同考进来的榜眼和探花,也回来了,他们自然是被其他人拉拢。

在官场混的就没有傻的,两人自然知道当前的形势,于是他们也没有盲目跟风。

永安侯和杨氏来看望陆老夫人,又接她去侯府坐客,猛然看到这般威严的侯府,陆老夫人心里还有些震撼,原来这高门大户是这样的,这东城区比起她住的怀德巷,又安静许多,每家每户的大门都能开在正中间,朱红色的大门和看守的下人,都让陆老夫人大开眼界。

等到齐老太太和她打招呼,她都变得好说话了许多。

“你这次来,我可算是有人说说话了,我和家里的小辈们说不到一块去,咱们当了半辈子的亲家,还是第一次见面,以后要常来走动,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不像咱们闲着就想找个人说说话。”“哎,是这样,他们都忙,我一个老太太也不好扰了他们的事,有你这句话,我以后常来坐坐。”陆老夫人也客气地说着,到了这侯府,她才惊觉齐氏为何会这般傲气,心里对齐氏的怨气也少了些。众人坐了一会儿,老太太就将大家都赶走了,说是要和陆老夫人单独说说话,聊聊天,让她们去做自己的事。

杨氏和张氏也就顺势把齐氏喊来,给她说了最近的一些情况。

“如今朝廷拉帮结派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不仅是朝堂上了,就连我们这些夫人圈子里,也有不少人在探听消息,你们在外,不管是邻居还是朋友,说话做事都要收着些,低调为主,千万不要被人下了套子。”“大嫂,如今形势这般严峻了吗,上面那位真的都不管管,只专心炼丹?”齐氏也觉得有些荒唐,这事说来说去还是看上面那位怎么做,可是现在却越来越有放松的趋势,这么下去,究竟出现什么情况,她们心里都有些担忧。

“总之最近能不去参加那些宴会就少参加,该拒绝就拒绝,语迟还没成婚,你也要注意些,我担心有人会从未婚的女儿家身上入手,我也打算最近给女儿们把亲事定下来,免得着了别人的道。”齐氏回家将事情说给儿女们听,现在全家要团结一心,共同度过这个难题。

“母亲,我昨日去给贺姐姐看病,贺姐夫也让她提醒我这件事,让咱们当心些,低调些,如今的形势太过混乱。”昨日离开前,贺晴委婉提醒了她这一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们出门在外都当心些。”齐氏也想知道这样的情况究竟何时解除,就连出个门都提心吊胆。

陆语迟也知道当前的形势,她决定减少出去的时间,尽量不给家中添麻烦。

没过几日,二皇子和三皇子的支持者们就斗了起来。

起因是几个纨绔子弟在青楼打起了架,其中一个是镇远侯府的次子,他在青楼大放厥词,说自己表兄是三皇子,日后这大周都是他表哥的,他们谁敢和他抢花魁,那就是和三皇子作对。

另一个喝了酒的是成国公的孙子,成国公其人,是最坚定的保皇派,当初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人去拉拢他,都没能成功,他甚至还在上朝的时候,痛骂皇上如今炼丹的行径便是在毁了祖宗基业。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