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祁愿的首专里,称得上覆盖人群广的只有《第一次》《我以为》《一生有你》。
首专的大部分歌瞄准的都是年轻人、学生党。
第二张专辑就不同了,率先在电台打榜的两首歌属于所有年龄段无差别扫射,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三个年龄层全覆盖到了。
《黄昏》上线内地电台。
'过完整个夏天,忧伤并没有好一些,开车行驶在公路无际无边,有离开自己的感觉,唱不完一首歌,疲倦还剩下黑眼圈,感情的世界伤害在所难免’
这伤感的歌词让许多中年人很有感触,无数中年人成为这首歌的忠实粉丝。
喜欢《江南》的人群以年轻人为主,部分老人也觉得这首歌挺好听的。
《黄昏》在内地比《江南》更受欢迎。
到了港台,情况则反过来。
特别是在湾湾,《黄昏》在电台的点播成绩对祁愿来说称不上特别好。
倒是《江南》在电台一路狂飙,亮相几天冲进前十,还有非常足的后劲。
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不同地区的听众口味差异很大。
比如祁愿的首专,在内地最红的歌是《因为爱所以爱》《第一次》。
在港台最红的是《小镇姑娘》《天天》《星晴》《爱转角》。
港台的听众不是特别喜欢《黄昏》这种曲调悲婉的歌曲。
前世周传熊的《黄昏》在湾湾属于大扑街,扑的找不着北。
这首歌的盗版传入内地,火的一塌糊涂,瞬间火遍大江南北。
后来徽省电视台找到周传熊所属的唱片公司。
周传熊目瞪口呆,他搞不懂为什么会有内地的电视台请他去参加活动。
负责联系他的人还客客气气,说他的歌在内地多么红,多么受欢迎,他一度认为对方在恭维他。到了内地,他发现《黄昏》横扫了内地的街头巷尾。
他每到一座城市都能听到街上的音像店在循环播放《黄昏》。
在苏州河边的一家音像店门口,他听着自己的歌流泪满面,他的音乐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了。《黄昏》在港台电台成绩不理想,舆论界居然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祁愿江郎才尽了“。
某些乐评人跑出来怒批祁愿居然写出了《黄昏》这样的烂歌,说祁愿的才气已经丢了。
这当然不是普通歌迷的声音。
这年头互联网不发达,普通人只会静静听歌,没有太多发声的渠道。
抨击祁愿江郎才尽的肯定是有能量的人或组织。
华纳树大根深,很快就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幕后黑手指向了背后的唱片公司。
要唱衰祁愿的理由很简单,祁愿先是用一张质量超高的粤语EP镇压,接着又拿了十大中文金曲、湾湾金曲多项大奖。
香江娱乐圈年轻一代的天王巨星要被祁愿这个内地天王永远踩在脚下,这怎么行呢?必须得黑祁愿,把祁愿从王座拉下来。
三大天王背后的唱片公司也是相同的逻辑。
市场就这么大,祁愿的蛋糕做大了,他们的蛋糕就做小了。
黎铭本人无意跟祁愿争,他新签约的索尼音乐照样在推波助澜。
这就是商业行为,唱片公司之间的明争暗斗。
前些天索尼总经理姚千为了让王立宏吸收祁愿的粉丝,精心在盒装里放了一本小册子。
当时他们是吹捧祁愿的人,因为吹捧祁愿对他们有利。
现在他们成了抨击祁愿的幕后黑手,同样因为抨击祁愿有利益。
小孩子只讲对错,成年人只讲利益,大公司更是看重利益。
被批评的人不止祁愿一个,任贤奇是湾湾人,他被香江那边的媒体批得很惨。
香江媒体说任贤奇的杨过演得像一坨大便,给古田乐提鞋都不配。
任贤奇版《神雕》确实很烂,但这样的声音还是太过毒辣刺耳了。
“这些人真是卑鄙无耻,明的打不过我们就玩阴的。他们故意请所谓的乐评人批评你的《黄昏》,就是为了影响普通群众对你新专辑的看法。”周剑挥被气得不轻。
遇到这样的事,祁愿说不气愤肯定是假的,但他能够理解这些人的动机。
周婕伦是湾湾人,他从2002年开始,几乎每一年都被黑一遍江郎才尽。
03~06每年掏出一张神专都躲不掉铺天盖地的黑。
你一直压着别人家的歌手,人家能不黑你吗?
祁愿是内地人,他只会被黑的比周婕伦更惨!
原因懂的都懂,内地明星低港台明星一等,这是行业潜规则。
包括内地的娱乐圈目前也在遵循这个规则,港台的演员到内地拍戏,内地的演员只能演配角。祁愿用平静的语气说:“无所谓,让他们说去吧,一个歌手是唱不衰的。只要我能拿出好作品,不管是港台群众还是内地群众都会支持我。”
祁愿对自己的二专很有自信。
才发了两首预热用的歌他们就忍不住跳脚了,16号那天我的专辑正式开售,12首歌全部上线了,看他们怎么应对。
华纳和他是利益共同体,华纳体量足够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