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寰亚的加入,《花束》更方便进入香江、湾湾、东南亚等地的市场。
寰亚带来的一千万投资也很重要,现代爱情片取景方便,制作成本低不假。
对一般的导演来说是这样,陈楷鸽不在此列。
陈楷鸽喜欢整顺拍那一套,一千五百万可能真的不够他霍霍。
增加到两千五百万,这个问题就不需要操心了。
果然,只要愿意加钱,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几天后。
祁愿和陈楷鸽夫妻碰了一面,重新划分了份额。
《花束》实际投资2500万,中影500万,寰亚1000万,陈楷鸽拉来的1000万。祁愿仍旧片酬折算份额,祁愿一个人的片酬1000万。
陈楷鸽又给祁愿开了50万编剧费+50万副导演挂职。
他一直认为祁愿是他的铁粉,偶像哪能让铁粉吃亏。
祁愿以1100万的片酬入股,折算成30.5%份额。
祁愿对这个结果比较满意,他一分钱没出,占了将近三分之一份额。
回头电影赚钱了,他跟着分钱,电影赔钱了,他多少能收回一些。
哪怕电影真的扑街了,扑到一分钱都赚不着的程度,他也只是损失一些时间精力。
再说了,导演是明确说了不改剧本的陈楷鸽,主演是祁愿和范小胖,中影寰亚负责发行。
这组合、这配置,要是电影赔钱的话,祁愿都可以表演切腹了。
这一次,霓虹电影市场也是《花束》的重要战场。
《花束》的很多文化理念在两国是通用的。
霓虹文化里有“和’,华国文化里有好聚好散、以和为贵。
霓虹有“物哀’,华国有悲秋伤春。
两国的社会也挺像,男人需要承担赚钱养家的责任。
男主角进入社会后活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国内的观众可以共鸣。
正是因为相通的地方有很多,所以这部片子前世在霓虹和华国的票房成绩都很不错,仅内地市场就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票房。
“我这边筹备的差不多了,27号开机,去魔都取景。你这边应该没有问题吧?”
筹备了这么久,陈楷鸽早就把一切事情都筹备妥当了。
陈虹笑着补充:“楷鸽为了拍这部片子真的花费了很多心思,他亲自飞了不少城市考察,最后还是选定了魔都。”
祁愿看着有点黑眼圈的陈楷鸽,点了点头:“陈先生用心了。”
祁愿主演的两部电影都获得成功,陈楷鸽憋着一口气,发誓要把《花束》拍好。
祁愿这孩子识货,知道他是华国最厉害的导演,拍MV都学习他的拍摄手法。祁愿这么粉他,他能让祁愿粉错人吗??
陈楷鸽侃侃而谈,哪一场戏要到什么地点拍,他都提前考察过了,准备的十分充分。
祁愿第一次看到这么认真的陈楷鸽。
搞不好这次真的能弄出一部神作。
陈楷鸽这么给力,祁愿都有点愁了,万一将来张影谋的《英雄》上映了,陈楷鸽上头要拍《无极》咋整?陈楷鸽会请他担任主角吧?
罢了罢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人是会变的。
如果《花束》大获成功,也许陈楷鸽就变了。
前世陈楷鸽、冯晓刚相继拍出《无极》《夜宴》,本质是国内的大导们没有找到拍商业大片的正确路线。
《英雄》成功了,陈楷鸽冯晓刚发现武侠历史大片行得通,这才跑去跟风。
张影谋也是受了《卧虎藏龙》的影响才拍成那个样子。
聊到一半,祁愿拿出一沓分镜手稿,他抽到刘玮强的分镜属性,手痒画了一些。
刘玮强摄影师出身,对镜头语言、画面构图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绘制分镜图的水平很高。后来的《头文字D》,开拍前刘玮强就画出了非常详细的分镜图,不一定全部都是他画的,也有专业的分镜师帮忙,但他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
陈楷鸽看着这几十张漫画风格的分镜图,瞳孔微微地震。
今年年初,他和祁愿拍摄五粮液广告,当时祁愿不会画分镜,都是用语言跟他描绘画面。
半年多点的时间,祁愿居然学会画分镜了?画的还相当不错。
“我画的应该还算马马虎虎吧?在香江拍《无间道》那会儿跟刘导和分镜师们学的。”
祁愿语气很谦虚,他见过张影谋的分镜图,和张影谋比,他确实马马虎虎。
陈楷鸽嘴角抽了几下。
他想说你小子多少有点装了,你管这叫马马虎虎?让隔壁姜闻听见了得揍你一顿,姜闻当了这么多年导演,至今仍然在画火柴人。
作为一个导演,陈楷鸽深刻明白一个导演懂画分镜有多么重要。
很多时候言语很难描述自己大脑里的画面,就算口才很好,可以描述出来,摄影师们不一定可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分镜图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分镜图啪的一下拍在摄影的面前,告诉对方自己要这样的画面,沟通效率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姜闻耗片比高得吓人,跟他的抽象火柴人分镜图有不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