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1 / 2)

第39章第三十九章

周维方这人,打小只能用横冲直撞四个字来形容,这点从他的启蒙读物是《水浒传》就可见一斑。

然而上山下乡确实锻炼人,南疆的漫天风沙扑簌簌地转悠,到底还是雕砌出他的形状,最起码他现在懂得徐徐图之四个字怎么写。再说难听些,罗雁现在能不讨厌他就不错了。周维方有自知之明,列出个大概的计划,再见罗鸿时暂且不动声色。下午,罗鸿吃完喜酒来拿书。

他喝了几杯,到车行正好头昏眼黑,不见外道:“我在这躺一躺。”周维方在干活,忙完才有空跟他瞎扯两句:“你这酒量不行啊。”罗鸿四仰八叉歪在人家的躺椅上,自然得像是在家:“领导爱喝,可不得陪一点。”

又说:“今年的指标我可是拿下了。”

周维方:“我还以为你是去参加同事婚礼。”罗鸿:“是同事啊,不过他爸正好是销售部主任。”想做代销哪有那么容易,没有厂里的关系压根拿不下来。这门生意没他根本不行,周维方心里有数。越是这样,事事更加要小心翼奠。

他道:“今年你多占半成利。”

又在说什么胡话,罗鸿:“店里的事我也没管过,还是按原来的分。”两个人都不肯多占对方一点便宜,几句话没能说服对方,各自偃旗息鼓,转移话题。

周维方:“书待会记得拿,里面有道题,麻烦罗雁帮我写一下思路。"1什么麻烦不麻烦的,罗鸿:“别待会了,给我吧。我还是回去正儿八经睡一觉,你这叮当响,吵得我脑瓜子嗡嗡的。”还挑上了,周维方给他两脚:“滚滚滚。”罗鸿当然是用走的。

他到家的时候天还没黑,看妹妹坐在客厅把书丢给她:“你不会在这儿等一天吧?”

怎么可能,罗雁:“学校说要省电,图书馆只开到三点。”合着她今天也没耽误什么事,罗鸿:“早知道再馋你两天了。”罗雁斜眼瞪他,迫不及待翻开书。

这点微末的攻击力罗鸿不放在心上,还把妹妹的头发打乱。罗雁拍掉他的爪子:“你把烟酒味也蹭我头上了。”罗鸿:“就你鼻子灵,我没闻见。”

但其实自己心里也嫌弃,索性把两条长凳拼在一起,将就着在炉子旁边凑合一下,没一会就打起呼噜。

罗雁偏过头看一眼,心里觉得不够暖和,从他房里翻出件大棉衣给他盖上。做件好人好事,再对着空气拳打脚踢。

刘银凤从外面回来,一看这情形,忍不住:“怎么不在床上睡。”罗雁附和:“就是,找罪受。”

刘银凤无奈摇头,从柜子里数出十个鸡蛋:“你赵阿姨身体不舒服,妈妈去坐一坐再回来。”

罗雁嗯一声,又想起来:“刚刚王阿姨来找您,但没说是什么事。”刘银凤也琢磨着会是什么事,提着竹筐出门去。拐过影壁,她顿住脚步惊喜道:“三妹到啦,怎么没叫建军去接你,这大包小包的。”

郑三妹从老家来一趟京市不容易,中途得经过二十个城市,遇上天气不好路途就耽搁了,给报的时间自己也说不准。她道:“车到早了。”

刘银凤帮她搭把手,又喊着:“红玉你快看是谁来了。”李红玉本来在院子里瞎跑,听见叫自己的名字回头看,手臂伸得长长的跑过来:“妈妈妈妈妈妈!”

这叫的,刘银凤都跟着眼眶一红,更别提孩子是郑三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她眼泪扑簌簌往下掉,说的都是些方言。

刘银凤听不懂,但不耽误她安慰两句。

不过她急着办事,也不夹在人母女团聚的中间,看一眼手表抓紧走。倒是罗雁跟人家聊了好些。

她是听见声音院子里的声音探出头看的,认出是谁:“嫂子到啦。”不好说来了,显得人家像是外头的。

丈夫寄来的几封信里,都说罗家兄妹对女儿很是照顾。郑三妹投桃报李,从包里掏出一大袋柿饼:“自家晒的,不值什么钱。”谁没缺衣少食过,能送吃的那都是大礼了。罗雁没推让,拿出一块咬一口:“比在店里买的甜。”郑三妹:“乡下东西,你不嫌弃就好。”

又低头看扒拉着自己大腿的女儿,摸摸她圆润的小脸蛋。罗雁看着都替她欢喜:“红玉一早就在等妈妈了。”郑三妹无端叹口气:“来一趟首都不容易,大队说这边不同意不给开证明。刚刚下火车就查我,差点又给我拧回去。”罗雁知道现在管得严,但她接触过最多的外来人口是大学同学们。学生们往来畅通无阻,还真是头一回听说这种阵仗。她道:“待会是不是还得去街道登记?”

郑三妹:“这我还真不知道,得等建军下班回来。”又说:“最多到正月十五,我肯定得”

后半句她不说是怕惹孩子哭,但罗雁听得出意思:“我听说现在有结婚证能办户囗?”

别看郑三妹人在外地,对这些知道得比她多:“建军是离婚才回城的,别说我俩现在打不了结婚报告,就是开得出,户口政策也落实不下。”这些知识罗雁用不上,很多也只是道听途说,嘴巴微张:“好麻烦。”麻烦,意味着从千丝万缕的线头里抽丝剥茧。但现在是压根连方向都找不到,由不得郑三妹不叹气。罗雁最不擅长安慰人,只好又哑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