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3.12 庄仪公主:锐大哥立下如此大功?(1 / 3)

第三卷

3.12庄仪公主:锐大哥立下如此大功?

感谢“蓝云向风”老爷万赏!

战事虽已打完,后续的收拾并不简单。

督促当地衙门打扫战场、顺便索要好处,清点人员物资、同时计算能有多少运回家,召集当地大户“告别”、主要是收取“开拔费”等等,哪一样都不简单。

还有与朝廷来往的公文,这么大功劳自然要好好做材料。

等到一次次折腾完、林锐终于回到京城时,已经中旬将尽。

兵部衙门,正院正堂。

“下官武库清吏司郎中林锐,拜见阁老!”刚一进门,他就推金山倒玉柱般单膝跪地,高大的身量依然挺拔,“下官奉命带兵前往河间府助战,今贼势已平,特来剿令!”

声若洪钟、气势如虹,尽显一位年轻将领的风采。

随他一起进来的还有牛彝、柳栋和陈也俊三个“副手”,至少书面的命令上确实是这么说的,只是三人此时并无说话权力,跟在后面当背景板就行了。

“哈哈哈,好、好、好啊!”直到他走完程序,牛继宗笑的大牙外露,快步上来亲手将他拉起,“此次河间民乱,前有你的火器屡立大功,后有你的援兵助军剿贼,功劳不小!

陈总兵在灭贼之后的公文中,更是每次都少不了你的名字,连称少年英才、国之栋梁,极力推荐,本部堂深感欣慰,已将此战详细情况禀明陛下,来日必有重赏!”

“谢阁老栽培!”林锐大声喊完,才算走完“剿令”步骤。

周围一片羡慕的称赞声。

这是他从河间府回来的第一天,自然要先公后私,先来衙门里走程序,再回家中看望亲人,因为事关重大,照例是要整个兵部的官员出面迎接,以示尊重。

但也到此为止,接下来没必要太过隆重。

因为这次打的是乱民,不方便搞大,若是对外战争,一仗灭了好几万人、其中包含过万精兵的话,足够让皇帝亲自出城迎接,搞个“出迎十里”、再跟个“太庙献俘”了。

“这次辛苦安平一趟,没想到如此干脆就解决了。”等到几人回到“尚书办公室”,牛继宗说的很干脆,“今天让你到衙门,本就是按例走个过场,我也知道你急着回家看看。

老夫不绕圈子,以你火器的功劳,若是愿意外放,再加上出京惯例的提拔,补个正四品的实缺、挂个从三品的散官很轻松,若是陛下开恩,直升三品大员也不是不可能。”

“多谢阁老。”林锐先表态,“只是,下官觉得还是跟着一”

他这话一出,其余几人全笑出来。

“对嘛,出去干什么?”牛彝直接拍拍他大腿,然后才看向亲爹,“父亲,此次功劳很大,锐哥儿又是少有的人才,不如留在京中为好,横竖五威营有的是挂职,您看着安排一个呗?”

“你都说了,还能不行!”牛继宗很随意的摆摆手,“刚才不过是开个玩笑,老夫可不舍放走如此大才,正好还有赦大哥提前打过招呼,这点儿面子老夫岂能不给?

具体安排还有变化,横竖出不了兵部和五威营,定级的话,一个正四品散官跑不了,你既然懂火器还懂带兵,那就两边都挂着便是,也教教这三个不长进的小子。”

“阁老哪里话,还不是下官分内之事。”林锐暗暗松了口气。

牛继宗说的话不少,大部分可虚可实,只有最后一句真有用。

简单解释,就是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得到帮助,这才算表态。

“锐哥儿答应过,要给我一个满编的火器千户呢!”牛彝急忙说明情况,“父亲没有亲见,信里也说不大清,孩儿会把当时的战事原原本本说一遍,父亲就明白孩儿为何如此着急。”

“哦?”牛继宗表情微动,片刻后缓缓点头,“那就这样定了!”

“不知三位兄长”林锐笑着指指三人。

“这三个小东西,跟着你沾了大光。”牛继宗也不隐瞒,“原本他们都是正五品的实缺,但没有加衔,我们几个商量的意思,都挂个从四品的加衔,到军中挂职。”

“阁老英明!”林锐急忙躬身。

这也让他彻底放心。

三个副手都这么玩儿,他这个名义带头的撵出去了,像话吗?

不用出京、还能升迁,事情自然好说。

牛彝、柳栋和陈也俊的表情很平静,显然是早已得到消息。

“锐兄弟,那个火器千户一”柳栋依然高冷。

只是,他说话时已经难掩激动。

他虽然更早运送粮饷补给去河间府,开战当日在府城中,并未亲眼见到战况,但只要不瞎,几乎烧红半边天的火势总不会看不见。

再听到牛彝的表态,哪还会坐得住?

相比之下,陈也俊明显没多少心思,对此未发一言,看他的样子似乎有些不耐烦,应该是好不容易回来,急着出去玩闹散心呢。

林锐笑了笑,并未直接表态。

“栋哥儿,你总得讲个先来后到吧?”果然,牛彝不干了。

“等你满了行吧?”柳栋自知理亏,也明白越不过牛家。

“锐哥儿?”牛彝立刻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