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寒战》(2 / 3)

一番。

随着剧情的推进,李文彬和刘杰辉也开始就此事各自发力。

发力的过程也很有意思,刘杰辉是文官,深受上级信赖,所以他发力的方向就是寻求上级长官陆国华的帮助。

而李文彬这边,依赖的依旧是他的那帮子下属。

双方既要解决那伙匪徒,同时也要相互竞争,在这次危机中表现出更优秀的一面。

这第一次权利对抗,最终因为刘杰辉背后有人,拉拢了李文彬的一名得力下属而棋胜一招,成功逼宫夺权,将“寒战”总指挥的头衔给夺了过去。

电影中刘杰辉夺权时,张学友和梁家辉互相对峙的画面,堪称是一大名场面,两位香江的老戏骨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在表演上,都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双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台词中火药味之浓,气氛之紧张,让现场的不少观众都大呼过瘾。

一番争吵结束,张学友所饰演的刘杰辉成功上位,成为“寒战”行动总指挥。

同时这也意味着他和李文彬的第一次对抗以自己的胜利告终。

接手“寒战”行动后,电影的剧情又顺着警匪的路子发展,与一般的警匪片并无二致,但争分夺秒、争锋相对的紧张感与危机感拍的十分传神。

警方布下天罗地网,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实际上却是被劫匪玩弄于股掌之上,不仅五千万被抢走,刘杰辉的得力下属也胸口中枪,最终没有抢救过来。

这种势均力敌却棋差一招的挫败感,不仅打击到了刘杰辉,同时也让观众们有了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并且一些聪明的观众隐隐也察觉到了剧情中不对劲的地方,为何警方的安排已经天衣无缝,那些匪徒依旧能够占据上风?

为何他们会对警方每一步行动都了如指掌?由此导演又再次把观众带回到主线上,并表明《寒战》确实是权斗为主,警匪为辅。

一些观众也反应过来,电影开头的绑架案只是派系之争的引子,针对警队新型信息化通讯系统的犯罪不过是开胃小菜,这件事情并不能真正打击到刘杰辉。

所谓的“寒战”行动总指挥头衔,也只是一个诱饵,是为了故意引刘杰辉上钩,让他主动负责此次行动。

如此属于警队高层派的刘杰辉指挥不当会被免职,指挥过程中有可能被杀,就算成功了……

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好吧,因为故事发展到这一步,只要观众们不是个傻子,就能凭借丰富的观影经验和局外人的视角看出来,那伙匪徒一定安插了内奸。

甚至于他们很有可能就根本不是匪徒,而是某些人为了实行某些阴谋,达成某些目的的黑手套。

所以高层派的刘杰辉怎么做都是完蛋,现实也确实如此,刘杰辉遭受了他担任总指挥之后的惨痛失败。

这个时候观众们已经开始猜测,究竟这内奸是谁?或者谁是此次事件真正的幕后黑手?

一切问题的矛头似乎都指向了李文斌,因为无论怎么看,李文斌都会是此次事件的最终赢家。

刘杰辉失败,5千万被抢,虽然警员被释放,但装备依旧不知所踪,这个锅终究是要有人来背的。

这个时候,李文彬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权利的斗争似乎是以他的胜利而告终。

当然,在刚刚的电影剧情中,还有一些人也同样很可疑。

像是林家栋所饰演的高级警司邝智立,就有些忠奸难辨,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好人。

只不过令观众们感到意外的是,面对刘杰辉的失败,李文彬既没有志得意满,也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是对刘杰辉表示了支持和安慰。

当然,这种支持和安慰并没有什么用,新一轮的权力交锋又再次开始。

此时电影的明线由警匪片变成了找内鬼的《无间道》,暗线却是文官和武官的又一场争斗。

双方背后都有各自的阵营,刘杰辉这边借助廉政公署之手,调查警队内部的情况,为了让过程更加扑朔迷离,导演还插入了钱嘉乐这条支线。

故事再次变得扑朔迷离、一波三折,李文彬也被廉政公署请去做客,通过对话引出了更多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似乎又洗去了李文彬身上的嫌疑,再加上刘杰辉主动约李文彬一起交换情报,两人又站在了统一的战线上,电影节奏也重新回归到了正常的警匪节奏上。

警方顺着某些线索,找到了部分匪徒的藏身之处。

只是在发动攻击的过程中,因为内奸的缘故,该大楼的天台发生剧烈爆炸,以至于所有匪徒,甚至是内奸都葬身于此。

这自然是此次“寒战”事件的真正黑手所乐于看到的,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深夜,当李文彬的儿子,由彭于晏所饰演的李家俊回到家时,一份其身上的化验结果,让这位冲锋车劫持案的策划者明白,自己暴露。

于是他也不再隐藏,将一切实情都告知了自己的父亲李文彬。

原来这所有的一切还真就是他策划的,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把这5千多万和被劫持的装备拿出来,让李文斌来破案。

如此再加上刘杰辉在“寒战”行动中的失败,警务处长的位置才能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