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全部输送回国内了。
好在星河集团在海外同样有着不少需要用到钱的地方。
首先是电影发行方面,星河集团从去年开始,就与万达集团合作,在海外,特别是日、韩以及东南亚等地,收购了好几家中型宣发公司和小型院线。
今年他们同样要在这些地方钱,以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东亚发行渠道,打造自己的基本盘,然后再向欧美扩张。
二来,星河集团这边因为有王皓这位目光长远的董事长,所以他们对技术,特别是影视产业这一块的科学技术,都很是重视。
目前星河集团在海外投资了不少小型初创企业,其研究方向主要在图形处理、光学设备、ai智能和数字人这几个方面。特别是ai智能,王皓穿越的时候,正是各种ai概念兴起的时候,这种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内容创作的方式,还对整个产业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未来的导演可以通过ai快速生成分镜脚本,编剧可以利用ai辅助创作剧本,甚至特效团队可以通过ai自动生成复杂的视觉效果。
有了全新科技的帮助,一个人在ai的配合下,甚至就可以独立制作出许多精彩的影视作品。
虽然那些ai生成的影视作品还比较简短,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还需要长时间的调教,但毫无疑问,这种新工具的出现,无疑会大大提升专业人士的工作效率。
而对于影视项目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过去一部特效大片的特效处理用时可能需要两、三年,得上千人一起忙碌。
有了ai之后,这个时间就有可能缩短到一、两年,工作人员也能缩减到上百人。
早拍完,早制作,早完成,早上映,就能早回款,公司的压力就能小上许多。
别看星河集团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影视公司了,每年年末光是找那些院线要钱,都是一件麻烦事情。
更何况王皓虽然不懂ai,但他有前世的见识,多多少少也听说过一些有关ai发展的事情,知道这玩意除了可以物理堆砌芯片提高算力以外,还能用数学搭建更高效框架。
所以既然终归是要发展,与其未来被人卡脖子,还不如现在趁着有钱有机会,未雨绸缪,早早出发。
当然,ai这些都是长远的事情,星河集团在这方面还是只投资,并不求着立刻就有回报。
他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公司的发展,以及【星河电影宇宙】的构建和新电影的拍摄。
一月中旬,《王牌特工:特工学院》在全球市场热映的时候,参加完电影首映礼,王皓就又回到了《球状闪电》剧组,继续新电影的拍摄工作。
不过他们在【东方·星河影都】的内景戏份都已经拍摄完成了,等王皓这位导演就位后,剧组很快就收拾好设备器材,大部队浩浩汤汤向着位于祖国大西北的敦煌市出发,准备在那里取外景,拍摄“捕捉球状闪电”以及“隔壁上的蓝色太阳”的戏份。
之所以会选择在敦煌,是因为这里以广袤无垠的黄沙和荒凉而著称,周边有着不少奇特的地貌,非常适合表现“球状闪电”的神秘与未知。
另外沙漠中的风沙和极端天气条件也能为电影增添真实感和戏剧张力。
而且敦煌还有国内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敦煌影视城,这里又名“仿宋沙洲城”、“敦煌电影城”,是1987年为中日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而建。
其整体建筑是八—电影制片厂著名美术师寇鸿烈参考古代沙州、甘州、汴梁的风格设计,主要街道是以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著名的武侠电影《新龙门客栈》就是在此地拍摄取景,其内部基础设施完善,对于剧组的后勤保障有较大的便利。
当然,王皓的《球状闪电》并不需要在这些古建筑中取景,他只是需要拍摄“捕捉球状闪电”的剧情。
这个剧情也很简单,按照原著中的描述,不过是两架经过改装的特殊军用直升机在空中拉着电网飞行,电网能后期特效加上,所以拍摄两架军用直升机相隔个一、两百米从空中飞过就可以了。
不过仅仅是拍直升机可不够,若就这种剧情,他完全可以在上京周边取景拍摄,就算是要戈壁沙漠作为背景,也可以就近选择,无需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敦煌。
之所以选择敦煌以及大西北,主要还是有进一步的考量。
从当初拍第一部院线电影《致命来电》的时候,王皓就一直在有意识的于电影里展现祖国美好的一面。
他不是那些需要海外拿奖的五代、六代导演,他的电影首先是拍给国人看的,然后是拍给外国人看的,哪个人不希望向外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时候,能够骄傲地介绍好的东西呢。
所以他拍《致命来电》取景魔都,展现大城市的繁华;拍《源代码》展现华夏的高铁先进。
而如今拍《球状闪电》,他自然也就将目光瞄准了华夏的大西北。
“导演,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取景的地点。”
飞机上,导演助理将取景地点和行程安排都发送到了王皓手里的平板上。
那上面有好些个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