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收网(2 / 3)

种远距离探测仪器,像是各种波长的雷达、声纳、红外线探测器、频谱仪等。

但也仅此而已,因为球状闪电本身的危险性,近距离接触探测根本没办法完成,他们得尝试着“驯服”这个危险的家伙。

好在他们还有丁仪这个基础物理学的大拿,在经过半个月的远距离探测后,这位终于是成功拿出了有关于球状闪电的数学模型,在理论上推导出了这一自然现象的部分特质。

例如该如何捕捉它,亦或是如何存储,用什么约束。

在丁仪的理论数据支持下,他们研发出了一种能够储存球状闪电的电池型“牢笼”,并利用军方研发的另一种探杆系统,成功将未被激发的球闪(空泡)捕捉到了实验室。

“所以这个武器的关键就是那位丁仪丁博士?”

白人探员看着正操作舰载雷达扫描天空的陈昂,突然冷不丁问道。

“当然不是!”

陈昂的言语间有了些许不满,这倒是让那名白人探员的心情愉悦了一点。

“来,你帮我看着这个,每转一圈,这个数值就往上调一点。”

陈昂用流利的英语指挥着一名雷达兵帮他控制着设备,然后又转身来到另一台侦查雷达的操作台前,进行着白人探员根本看不懂的操作。

“成功抓住球闪(空泡)也只是将它武器化的第二步,我承认丁仪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是出了一些力,但那也绝非是关键所在。

这船上的军人不少。你问问他们应该就能知道。一个武器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可控性!

若是武器不可控,就算威力再大,也只会未伤人先伤己。”

伴随着陈昂的话语,大银幕上时光再次倒流。

“晨光”基地里,成功捕获了球闪(空泡)后,他们的研究进度开始突飞猛进。

在将阶段性成果上报给领导之后,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三名来自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电气工程师和特殊材料的支援下,用来展现球闪(空泡)的磁场约束装置也成功研发了出来。

圆柱形的高能电池被放置在磁场约束装置下方的卡槽里,丁仪按下仪器开关,绿灯亮起,上方的几个线圈上电光一闪即逝,然后……

仪器周围的工作人员大眼瞪小眼,以为什么都没发生。

放映厅里的观众们也是一脸惊奇,他们同样什么都没看到,那仪器设备当中空空如也。

难道是“皇帝的新衣”?

一阵死寂,只有磁场约束装置发出的嗡鸣声。

然后陈昂从身后拿出了一个正方形的围棋棋盘,将它悬在磁场约束装置的上方。

他的这个动作,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而随着陈昂将棋盘缓缓往下放,观众们先是疑惑不解,然后瞪大了眼睛,嘴巴不自觉地张开,发出了“噢”的声音。

在拉近的镜头中,那棋盘上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格竟然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形。

明明是空无一物,但变形的区域却隐约勾勒出了一个圆形的轮廓,就好像在棋盘的前方有一个完全透明的水晶球。

太神奇了!

所有观众都忍不住为这一景象而感到惊叹,这并非是像漫威复联亦或者《地心引力》和《阿凡达》那样的特效大场面。

它看似不起眼,却又深刻展现着属于物理学的独特魅力。

原来科幻有时候并不需要什么宇宙奇观,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物理现象,也能让人为之而惊叹。

当然现场观众们所不知道的是,光是为了让这样一个独特的物理现象表现得真实不虚,星光幻彩专门负责《球状闪电》特效的团队们就为此费了接近半个多月的时间。

它不能有一点失真,在展现奇特物理现象的同时,还得符合现实的光学规律。

对此特效团队的负责人甚至还呼叫了外援,请来了他母校清华的光学专业教授提供帮助。

或许电影中只是短短几秒钟的镜头,但这背后的努力,并不比那些大片的特效场面小。

也只有在特效上如此大力的投入,当电影中陈昂撤走棋盘之后,那个神奇的空泡才自然而然地消失在空气中,隐匿于自然里。

观众们这一刻甚至不觉得自己是在看电影,这太真实了。

就好像这是一部纪录片,实际上我们国家在那个年代真的就有这样一个项目团队,在研究着有关于球状闪电的先进武器。

所有人都投入到了这样一个故事里,也因为这种投入,他们和大银幕中的那些“晨光”团队成员们产生了共情,为他们长久坚持下的成功而高兴。

“在成功捕捉到球闪(空泡)后,我们对于球状闪电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舰桥的设备操作台前,中年陈昂一边调整着各种参数,一边说着,时不时还要指挥一下周围将设备让出来的雷达兵,命令这些大兵配合他控制着各种舰载设备。

白人探员站在一旁,以他那浅薄的学识,自然是看不懂陈昂在做什么,他甚至觉得相比于自己或者这艘船的船长,陈昂才更像这里的主人。

不过通过监控摄像,千万里之外的情报总部那边,紧急抽调过来的科学家们对于陈昂的操作却是惊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