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大开放的成果(2 / 3)

他们本来就是受到了星河影业的邀请,对于此事也是早有预料,知道这将会有个大新闻。

果然,光是今天李政勋的发言,就足以让他们写好几天的稿子。

而这还没完,在李正勋于《魔女》路演现场的发言之后,时隔不久,其他在华夏发展的韩国明星,也有不少站了出来,纷纷就德萨事件开始发声,站在了华夏的立场上对此事进行批评。

这一股声音传回了他们国内,顿时也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大部分韩国民众自然是觉得他们的行为不妥,但明星的影响力同样是巨大的,他们的粉丝中也有不少人认为偶像说的没错,开始进行站队,于互联网上对自家偶像进行声援。

而且关于德萨事件,韩国国内也并非是一边倒的支持,有不少明事理的韩国民众知道此事对于韩国来说属于百害而无一利,纷纷发表反对意见。

如此两相一迭加,这声势起码是造了出来,王皓和星河集团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与运作,不至于让之前的文化战略出现太大波折。

要知道在王皓前世,因为这次事件,娱乐圈是产生了多大的变动,从2016年以后,h国艺人在华夏的发展机会就大幅减少,许多合拍项目停滞,国内都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

受此影响,华夏本土的娱乐产业倒是迎来利好,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国内的偶像产业,产值从2016年的200亿,直接飙升至2024年1200亿,孵化出了一大批偶像经纪公司,流量时代正式到来。

至于韩国娱乐圈,在失去华夏这个巨大市场后,文化产业遭受巨大的打击,渐渐走上了下坡路,逐渐被奈飞等流媒体平台所收服。

然而如今,他们有了一个新的选择。

在星河集团的影响下,如今的华夏于文化产业这一块,无疑要更自信、更大气也更包容。

毕竟【星河电影宇宙】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华夏文化的优秀,所以文化开放战略不仅可以继续搞,还要大搞特搞。

而且在该事件发生后,“限h令”还没下达之前,王皓就动用了自己的人脉关系,亲自去见了那位支持文化开放政策的大领导,当面分析了此事对于华夏海外文化产业的影响和利弊。

于是“限h令”悬在了头顶,而那些星河集团旗下,以及与集团公司有着交情的韩国明星,大多数也都开始了缴纳“投名状”的行为,在这件事情上进行了站队。

老实说这其实也算是件好事,足以展现星河集团这些年在文化产业大开放的背景下所取得的成绩。

华夏进行文化产业大开放,可不是为了搞点合拍电影,现如今又不是20年前,国家缺那点合拍片的外汇。

这个战略的目的,主要还是通过文化产业的开放,对外释放善意的同时,吸引海外文化产业从业者心向华夏,然后再通过这些海外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影响力,进一步影响那些海外国家对于华夏的观感。

在这个开放的过程中,当然也就会混有一些两面三刀的家伙,吃华夏的饭,还要放下筷子骂娘。

如今这次事件,倒算是一场考验和筛选。

而现实的结果是,星河集团在这次文化开放战略中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国内的这些韩国明星、导演和幕后,受星河集团潜移默化的影响,近些年事业重心都已经转移了过来,对华夏也是颇有好感,在面临此事时,大多都选择了站在华夏这边。

金多美、金赛纶这些年龄小的没名气艺人自不必说,克拉拉、秋瓷炫、李承铉这些在华夏已经发展多年且小有名气的韩国艺人会怎么做也不必多言。

名气大一点的,且坚定站出来为华夏发声的韩星,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皇冠团成员,以及林允儿和马东锡了。

这其中皇冠团和林允儿的站队其实不令人意外,但马东锡的发声,倒确实是令人大跌眼镜。

因为以他如今在韩国的事业,贸然掺和到政治当中,实际上并不讨好。

但想想他本身就是个美籍韩国人,就算是站队华夏,于韩国国内实际上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而且事后王皓借着他还要参演《三体1》的机会,也曾与他见过一面,通过谈话也大致摸清楚了他的想法。

就因为是个美籍韩国人,在美国那边呆的够久,所以当切身体验过中、美、韩三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后,他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下注华夏。

他知道美国那地方的德性,韩国艺人想要在美国发展,可谓是千难万难,并不比其他亚裔国家的艺人好上多少。

至于是韩国,其电影市场是没有希望的。

反倒是华夏,他在【星河电影宇宙中】也有着戏份,之前拍摄《犯罪都市》来过星河影都这边,亲身体验过华夏日益成熟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对此大为赞赏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正飞速发展的华夏影视市场,未来还具有着巨大的潜力。

而且华夏与韩国同属于亚洲国家,文化相近,在这边发展远比在韩国或者美国有着更好的前景,因而这次他也是下决心赌一把大的。

当然,这些在华夏发展的韩国明星中,自然也有基于各种考量并不愿意选择站队,或者是含糊其辞,进行模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