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2 / 3)

团在未来还有一定的机会能捡漏和抄底。

所以相比于收购院线,入股五洲发行这个事情,无疑就要简单了许多。

星河集团看中了他们家和四大院线的关系以及所拥有的全国80%院线的排片数据,这不仅可以帮助星河影业的电影精准宣发,同时也能和淘票网达成深度合作。

五洲发行也看中了星河集团强大的创作能力和未来的优质电影。

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

因为从今年,也就是2016年年中开始,监管政策转向,重组新规、再融资新规、减持新规相继推出,并购重组进入严监管周期。

所以星河集团并没有执行战略型股权置换方案,准备再等等,而是先选择了财务型入股方案,以2亿元现金认购五洲发行20%的股权。

因为是财务型入股,星河集团原则上只派驻1名观察员董事进入五洲发行,不参与该公司的日常经营,但可获取财务报表及战略规划信息。

同时星河集团获得五洲发行的优先认购权,后续融资时可按比例跟投,确保股权不被稀释。

若五洲发行2018年底前未实现ipo,则星河集团有权要求原股东以8%年息回购股份。

可以说目前看来,这就是一次正常的商业投资行为,故而也没在圈内圈外掀起什么浪。

同样没掀起浪的,还有星河集团与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禾硕影视设备有限公司和上海耀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

相比于前面几家,这三家在圈内圈外就更不出名了,不说是普通老百姓,就连不少圈内人都没听说过它们的名字。

但实际上这三家也是大有来头,其中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半导体光源技术的龙头企业。

他们家2016年就已在投影显示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其alpd激光显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放映机和高端影视制作设备。

如今这家公司正处于快速扩张期,想要寻求与影视制作方合作开发定制化设备的机会,拓展公司业务。

恰好星河集团也想强化自家在高端拍摄设备和影院放映系统的技术储备,同时为后续收购完橙天嘉禾和星美院线的影城放映设备升级做准备。

所以经过相互考察后,双方很快就开始了具体的项目合作,

然后是沈阳禾硕影视设备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光听名字就知道做的是什么,他们家是东北地区领先的影视设备供应商,2016年已参与多项省级融媒体中心设备采购项目,主要提供灯光吊杆机、数字直通箱、滑轨支架等影视制作专业器材。

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其在声学设计、舞美制景领域的定制化能力可补充星河集团在影视基地建设中的设备配套需求,尤其适合大型实景拍摄项目。

还有上海耀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时间更晚,2016年1月才获得星河集团240万天使融资,如今年底又获得了星河集团的a轮追投。

他们家主要是做移动端特效视频工具的,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其技术团队来自adobe和 autodesk,核心算法在移动端实时渲染领域具有创新性。

简单点说就是用户可通过ai算法,在手机上生成好莱坞级特效。

这个技术就和星河集团目前正大力发展的抖音app极为配套了。

虽然星河集团这边也在对视频特效ai进行研究,但主要重心还是放在更商业且专业的大型影视制作方面,对于这种具体的小场景没怎么关注,入股上海耀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恰好就能对公司生态形成一定的补充。

反正2016年是王皓都极为忙碌的一年,也是星河集团大力发展和扩张的一年。

并且随着娱乐圈混乱状态的持续和资本竞争烈度的增长,这种公司的扩张状态未来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毕竟王皓可以说是最清楚华夏影视文化产业未来数年的“影视寒冬”究竟是有多麻烦。

在2016年以前,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资本大规模涌入影视领域,确实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大发展。

整个影视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业内的导演、明星等各个赚得盆满钵满。

但在这种繁荣之下,却也埋藏着不少的隐患和地雷。

不是所有的影视文化娱乐企业都能像星河集团这样,埋头发展技术,打造电影工业化体系,注重影视创作的。

资本热钱的涌入促使“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等畸形生态泛滥,像是某头部明星单部剧片酬高达1.2亿,占整个制作成本的70%以上,交的税却不过数十上百万,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还有市场的繁荣导致供需结构性失衡,全国影视作品产能过剩,院线数量暴涨,2016年全国银幕数直接突破4万块,但单银幕日均票房从2015年的 2.3万降到今年的1.8万。

再加上除了星河影业以外的其他影视公司内容开始同质化,投资作品依赖明星效应引发口碑争议,题材局限于喜剧、现实、爱国主义等。

这些都让年轻观众群体日益流失,大家对于看电影这种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