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核聚变技术,国际风云(1 / 3)

放下电话,罗晓军的眉心紧紧锁在一起。那个自称地脉守护者的存在,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心头。这已经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而是整个文明与星球意志的对话。

“晓军,我们该怎么办。”娄晓娥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但更多的却是并肩作战的决然。

罗晓军深吸一口气,眼神中的迷茫迅速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所取代。被动等待考验,不是罗晓军的性格。想要获得与那种存在对话的资格,就必须拥有掀翻棋盘的力量。而这份力量,藏在农场刚刚解锁的图纸里。

“晓娥,我们要做一件事。一件能让这个国家,在最短时间内,挺直腰杆,站在世界之巅的大事。”罗晓军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罗晓军连夜整理出了一份文件。第二天,这份被命名为【关于可控核聚变能源开发的可行性报告】的绝密文件,通过张组长的渠道,直接送达到了这个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案头。

一场最高级别的秘密会议,在红墙深处紧急召开。与会者都是国家科学和工业领域的泰山北斗,白发苍苍的元勋们看着报告的标题,脸上都露出了复杂的神情。可控核聚变,这个词汇代表着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也是无数科学家穷尽一生都无法触及的圣杯。

一个年轻人,说他解决了。这听起来,像一个天方夜谭。

然而,当他们翻开报告,看到里面那严谨到无可挑剔的理论模型,那精妙绝伦的磁约束环路设计,那详细到每一个螺丝钉材质配比的工程图纸整个会议室,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们从那些冰冷的公式和图表中,看到了一轮永不熄灭的太阳,即将在这个古老的国度升起。

会议的结论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调集全国最顶尖的人才和资源,成立代号为“夸父”的绝密项目组。而这个项目组唯一的总设计师,就是罗晓军。

命令下达,整个国家最精密,最强大的战争机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在戈壁深处,一座庞大的地下基地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全国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工程师,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当这些国宝级的科学家们第一次见到他们那位年轻得过分的总设计师时,心中或多或少都存着疑虑。但这种疑虑,在项目开始的第一天,就被彻底粉碎了。

罗晓军展现出的学识,已经超出了天才的范畴,近乎于全知。任何困扰了学界数十年的难题,在罗晓军这里,三言两语就能点破关键。任何复杂的实验数据,罗晓军扫一眼就能发现最细微的异常。

更让科学家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些源源不断送入基地的“新型实验材料”。一种强度和耐高温性远超地球上任何已知合金的“龙鳞钢”,被用作反应堆内壁。一种能近乎百分之百传导能量的“超导金丝”,被用于制造磁约束线圈。

这些关键材料,都是罗晓军在农场空间里,用特殊种子悄悄培育出来,再以“实验室偶然合成”的名义,交给项目组的。在农场海量资源的加持下,“夸父”项目的推进速度,完全违背了科学规律,如同神迹。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中国在戈壁深处搞出的大动作,很快就引起了国际情报机构的高度警觉。一时间,无数只看不见的眼睛,从世界各地,聚焦到了这片荒凉的土地。

各种肤色的间谍,伪装成商人,游客,技术交流人员,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疯狂向着中国渗透。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窃取“夸父”项目的核心机密。

然而,这些自诩精英的间谍们,即将面对的,是来自另一个维度的降维打击。

在一个深夜,一名代号“夜枭”的王牌特工,利用最先进的设备,避开了基地外围的所有物理防御,成功潜入到数据中心附近。就在他准备用特制的解码器连接内部网络时,他随身携带的所有电子设备,忽然同时发出刺耳的警报,屏幕上雪花一片。

下一秒,一道肉眼不可见的光网从天而降,将“夜枭”牢牢罩住。一股强烈的电流瞬间穿过他的身体,让他浑身麻痹,动弹不得。几名从阴影中出现的特战队员,轻松地将他带走。

在基地的总监控室里,罗晓军看着屏幕上那个被捕获的间谍,神色平静。这套由他亲手设计的“反间谍智能监控系统”,早已遍布基地的每一个角落。它能主动识别并干扰任何未经授权的电子信号,还能通过分析微表情和行为模式,锁定任何有潜在威胁的目标。

一周之内,连续七名顶级间谍落网。国家安全部门的负责人看着罗晓-军提交的报告,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报告里不仅有这些间谍的详细资料,甚至还有他们背后组织的渗透网络和潜伏在国内的其他人员名单。

罗晓军的反间谍能力,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一份新的授权文件很快下达,罗晓军被赋予了特殊行动权限,可以直接调动一支特种部队,进行主动的反渗透作战。

与此同时,在京都的一栋写字楼里,娄晓娥也在进行着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通过家族的商业网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散布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一会儿宣称中国的项目遭遇重大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