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1 / 2)

……

隋炀帝的骂名,如果前半段大抵被概括为‘滥用民力’。

那么后半段,则可大抵被概括为‘穷兵黩武’。

前者包括但不限于营建东都、修筑运河、筑驰道、修长城等等。

后者就比较简单了。

征高句丽,征高句丽,还是征高句丽。

【大业六年,隋炀帝于各地设军府。】

杨广这个人吧,它不管干什么,总是要个轰轰烈烈。

排场必须大,派头必须足,效率必须高。

南北旅游都旅游完了,基础设施也都建设的差不多了。

隋炀帝陛下回头一看,自己这不才登基没几年么?

居然就已经干成了这么多大事儿。

举目四望,颇感惆怅。

“如朕这样厉害的帝王,如朕这样功绩卓著的帝王,古往今来谁堪比较啊……”

于是,他又开始琢磨该如何为自己的伟大继续加分。

很快的,杨广终于从自己无数的‘长板’中抠出了一块短板。

武功。

文治,他自诩已经古往今来无人能及了。

武功,他却还少些履历。

弹幕都看吐了。

【人有点自信是好事儿,但自信成杨广这样就有点冒昧了。】

【不儿,他到底怎么做到的自我感觉这么良好啊?!!】

【《功绩卓著》】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他还真好意思把那些玩意儿当成他的功绩?!死了的民众们都算什么?!】

【吐了,爷的隔夜饭简直都快要被恶心出来了!!】

【爷要是穿大业,先给这货一刀子再说!!】

【嗨,忙这干啥啊,都穿大业了不去见见李二忒亏了(狗头)】

【美貌小公子,年轻版二凤哎~~(星星眼)】

【就是啊,这会儿李二正是五陵年少,肆意潇洒的阶段吧?做啥把时间浪费到这货这里!】

【小二凤,二凤俺来了~~(花痴脸)】

【不敢想二凤那会儿有多帅(荡漾扭来扭去)!】

【楼上几个,大白天的少做点梦吧(指指点点)】

天幕前。

贞观年间。

李世民已经完全免疫了这群后世子孙的口无遮拦,面不改色权当没看见。

李渊翻了个白眼,呵呵一笑。

“这小兔崽子年轻的时候正是泼皮捣蛋猫嫌狗厌的时候呢,有什么好看的。”

李世民这就不满了。

“你胡说八道污蔑朕了吧,朕年轻的时候可是在京都贵女圈儿里有名的才俊,想见朕的都得排着队!!好看着呢!!”

李渊,“你要脸皮?”

李世民气恼的大声道。

“你就是自己不受女子欢迎,嫉妒朕!!”

李渊:…………

他额头青筋跳了跳,深吸了一口气转过头去,不欲再跟李世民进行这种毫无营养的争辩。

……

【大业六年,炀帝总征天下兵,无问远近,俱会于涿。】

【又发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盾兵三万人。】

隋炀帝陛下旅个游尚且声势如此浩大,更遑论打仗了。

帝王一声令下,华夏各地都得北上派兵供他驱使。

其实他能使唤的动也是一件挺神奇的事儿。

寻常皇帝想做到这一点,也不一定能做到呢。

【及至大业八年,涿郡士兵共一百多万人,对外号称两百万。】

除此之外,还有养马的民夫,运粮食的马夫,推粮车的车夫。

【共计约三百五十万人】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

大约也就占据隋朝总人口的十三分之一吧。

而且,这个数据所包含的征调者,大多都是丁壮年男性。

什么概念?

哪怕按保守计,全国也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丁壮都被征调来了。

换句话说。

全国上下,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将因此面临飘摇叵测家破人亡的命运。

这场征调,纵观史书,亦是空前绝后的。

弹幕很不客气的骂了起来。

【尼玛这大业年间要么说狗都不穿呢,杨广是真不是人啊!!】

【另外那一半我猜是死在之前给他修运河修长城的路上了吧?!!】

【好好好,前后不超过五年,愣是逮着一拨**祸!连给一个小孩儿长成的时间都的没有!!】

【我就好了奇了,这么搞,隋朝当时到底还有丁壮这玩意儿么?】

【就那高句丽屁点地方也配?!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去荡平漠北呢!!】

【日了狗了,当年汉武帝要有这么老些人,早把北边平了!!】

【霍去病:北边?只要粮草跟得上,我能打到北极圈。】

【关键居然还真给他拉起来了,这尼玛也是个本事……】

天幕前。

帝王们几乎都被他这一手操作给震的头皮发麻。

就连刘彻都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喃喃。

“天爷啊……”

刘彻自诩在对外打仗上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