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辛四伸手拍拍他的脸:“想替我把失去的东西找回来,就趁这几年,把手里的刀再磨锋利些。”
参将默然,不再言语,骑着马跟在后面。
大军拔寨,开始后撤。
同一时间,前方传来沉重的号角声。
“君上起驾!”
辛四抬头,循声望去。
只见金纱银幕,厚实虎皮鹿皮铺出的软塌上,六十岁的老者端坐其上。
身边十数名侍女陪伴,要二十八匹马才能拉动无比沉重的底座。
老人脸上皱纹横生,不怒而威,却又因数颗老年斑爬上面门,显出几分暮年之气。
他是罗怀瑾,天下仅存的五王之一。
辛四看着罗怀瑾出行,目光无比深沉。
他在心里想着:“君上已经老了。”
一阵燥热的风吹过,掩去了低微的呢喃声。
“再过几年,就该死了。”
三年后,西北王的女儿,罗怀瑾最宠爱的小妾,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孩。
罗怀瑾大喜,秘密将西北王请来,摆下宴席。
同时,也在商量下一步打算。
天下总不能一直这样分而治之,谁都想做唯一的王。
这一天,身处峰峦城的宋念丰,接到了一封信。
没有署名。
打开后,里面只有五个字。
“西北王将死。”
今年已经五十六岁的宋念丰,坐稳凉山王之位多年。
九座城池在手,麾下兵马十六万。
自从打通与陈国的交易路线后,粮草不缺,战力更得到进一步提升。
手下猛将如云,没一个善茬。
若论战力,即便西北王最引以为傲的王庭部也要逊色一筹。
但宋念丰并未真正称王,依然以参将自居。
就连手下的武官,最多也只是都司。
楚岚舟那句广积粮,缓称王,至今仍在实行。
不同的是,当年楚岚舟说完这句话,便被赶去平山城。
如今,就站在宋念丰身边。
把信递过去,楚岚舟接在手里看了眼,顿时一怔。
这些年他通过各种谋略,为宋念丰和贺周知争取到不少利益。
许多人都说,楚军师的谋略之才,天下首屈一指。
但是看到这封信,楚岚舟还是有些讶然。
“大人,这信……”
“应当是从罗怀瑾那边送来的。”宋念丰道。
“大人为何如此肯定?”
宋念丰淡声问道:“你在平山城那么多年,莫非没看过我爹派人送去的那部话本吗。”
“话本?”楚岚舟随即反应过来:“大人说的是………”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