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亲王府。
礼亲王满达海、敬谨亲王尼堪、端重亲王博洛,三人再次聚头。
作为多尔衮倒台之后执掌朝政、督管六部的满洲亲贵,他们三人掌握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大半以上的话语权。
除了老资格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其他人根本无法制衡。
尼堪嘀咕道:
“蒋青云这个狗日的又开始折腾了。”
“咋?”
“他在城外给一钱汉们施粥,条件就是,每个喝粥的人都要向老天爷祈祷保佑他生儿子。”噗~
博洛嘴里刚喝下的酒喷了对面尼堪一脸。
“姓蒋的脑子里缺根筋吧?”尴尬的博洛讪笑道。
“难说。”
尼堪一边擦脸,一边嘀咕。
“他现在圣眷正浓,这点事参不倒他,最多算荒诞,甚至都不算荒诞。”满达海比较冷静。“礼亲王,那你说咋办?”
“找几个前明的文官出头,让他们去斗蒋青云。你们觉得呢?”
尼堪翻了下白眼:“我不喜欢文绉绉的斗来斗去,没个威力。”
博洛摇头:“我觉得可以,文官杀人不用刀,入关了,朝廷立起来了,很多事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要学着适应。”
次日。
礼亲王府。
三王再次碰面。
管家匆匆来报。
“各位王爷好,弘文院庶吉士魏象枢、吏部右侍郎刘正宗,两位大人来了。”
“请进来。”
“嘛。”
满达海盯着其余两王:“我们既然要用人家,就要对人家客气些。尤其是你,尼堪,别动则骂娘。”“行。”
没一会,魏象枢和刘正宗俩人进来了,进门就下跪。
“下官拜见礼亲王、敬谨亲王、端重亲王。”
满达海起身,学着书里的礼贤下士,快步上前扶起二人。
“免了免了,快坐,加两副碗筷,再加几道热菜。”
“谢王爷。”
一轮酒后,满达海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今日请两位来府一叙,乃是有一件棘手的事,想听听两位的意见。”
白发苍苍的刘正宗连忙拱手:“王爷当面,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刚过三旬的魏象枢拱手:“谢王爷抬爱。”
“本王想问两位,你们怎么看都察院左金都御史蒋青云?”
刘正宗和魏象枢对视一眼。
刘正宗是崇祯元年的进士,前明重臣,如今又是吏部右侍郎,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应该是他先讲话。他放下筷子。
“王爷,下官不喜欢这位蒋御史,他行事跋扈、为人阴鸷、是一个妥妥的弄臣、酷吏。”
魏象枢略一思索。
“下官赞同侍郎大人的说法,此人是个酷吏,手段乖张。此人甚至狂妄到了指挥巡城兵丁和藩王的军队当街火并的地步。”
此话一出,满达海、博洛、尼堪同时愣住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数日之前,坊间戏言,为了一个女人,蒋御史大战平西王世子吴应熊。”
“结果呢?”
“蒋御史赢了,打的吴应熊鼻青脸肿。”
满达海瞪大了眼睛:“如此骇人听闻的大事,本王为何不知?平西王他为何一声不吭?”
尼堪和博洛也不住点头。
魏象枢叹了一口气:“蒋青云在南城为所欲为,无人敢管。人送外号,南城蒋霸天。”
刘正宗也是刚听说这件事,震惊之余,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下官也略有耳闻,五城兵马司的事,顺天府不敢管,都察院不愿管。”
满达海冷笑:“顺天府尹索尼常年养病。他倒是推脱的一干二净。”
博洛说的更露骨:
“都察院左都御史宁完我刻意庇护蒋青云,他们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辽东旧人,替他遮掩也是意料当中。”
满达海沉吟片刻:“魏大人,细讲。”
“嘛。”
魏象枢娓娓道来。
他有个远房亲戚在顺天府当差,当天恰好去了现场。他所掌握的信息全部来自这位亲戚。
争风吃醋!
当街火并!
旗兵助拳!
世子挨打!
听完之后,就连性格最暴躁的尼堪也忍不住感慨:
“本王还真敬佩这小子的勇气,他要不是文官,本王真想提拔他做亲兵队长。战场之上,就需要他这股疯劲~”
没人搭理。
都知道尼堪没啥指挥才能,每次打仗就是亲自带几百精悍老兵冲锋陷阵。
刘正宗想了想,又提供了一条关键消息。
“下官的顶头上司,吏部尚书冯栓,他也是蒋青云的同党。蒋青云要提拔谁,他问都不问,直接批条子。”
“多少人?”
“至少提拔了上百人。”
三王被震撼的无语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满达海盯着魏象枢、刘正宗:“二位忠良,可愿为了大清社稷挺身而出,弹劾此贼?”
“下官愿意。”
“下官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