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正确。
他不知道,就在上一个大宋世界,里面的徽宗赵佶,面对徐澜便因疑惧而妄动刀兵。
哪怕金兵入境、大肆烧杀劫掠他也不管,只想派兵将徐澜给除掉,最终引火烧身,被徐澜斩杀,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
李世民看得透彻,对于徐澜这样的存在,只能交好,不能得罪!
而交好之道,绝非仅靠虚名厚利。
更需以诚相待,以心换心。
他李世民能开创贞观盛世,靠的不仅是权谋武功,更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识人之明。
他相信,只要自己拿出足够的诚意,这位仙长,绝非铁石心肠。
即便不能真正收为己用,至少也能结下善缘,令其在大唐行走时,多一分善意。
这便是他此刻的策略。
交心为上,辅以名利。
不求掌控,但求无害,甚至……互利。
李世民脸上笑容不变,心中却已转过千百个念头。
他见徐澜并未立刻回应,也不催促,只是继续笑道:
“国师。”
他目光转向殿外,声音温和真诚:
“今日春光正好,宫中景致尚可入眼。”
“朕与国师一见如故,不知可否有幸,邀国师同游御苑,边走边谈?”
徐澜闻言,目光落在李世民那张带着真诚笑意的脸上。
这位帝王的心思,他自然了然。
不过,他并不反感。
相反,李世民这份清醒的认知和务实的态度,比起一些疑神疑鬼、妄自尊大的蠢货,要顺眼得多。他微微颔首,也是面露笑意:
“与唐王同游,自无不可。”
李世民眼中笑意更浓。
他不再多言,亲自在前引路,带着徐澜缓步走出甘露殿。
殿外。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
朱红的宫墙,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两人并肩而行,穿过重重殿宇回廊。
李世民刻意放缓了脚步,与徐澜保持并肩。
他不再自称“朕”,言语间也少了几分帝王威仪,多了几分随和。
“国师游历四方,见多识广。”
李世民侧首望向徐澜,眼神中带着好奇:
“不知这天下之大,除却七大洲,可还有何等奇景异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
“朕虽坐拥大唐,然终究困于一隅,对那海外风光,心向往之。”
徐澜目光扫过远处飞檐斗拱,声音悠然:
“天地之广,远超你所想。”
他话语微顿,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极北之地,有冰1川万里,终年不化,其上生活着白熊巨兽,毛皮如雪,力可裂冰。”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心中暗道:
“白熊?力可裂冰?那该是何等巨兽?”
徐澜继续道:
“南方海域,有岛屿星罗棋布,其上生有巨蜥,口中含毒,凶悍异常。”
李世民眉头微挑,“竞有如此异兽?”
徐澜微微颔首:
“除此之外,在那深海之下,更是暗流汹涌,潜藏着身躯庞大如山的巨鲸,喷水如柱,声若雷鸣。”李世民听得入神,忍不住感叹:
“鲸……听您这描述,莫不是庄子所言的“鲲鹏’,朕对此只闻其名,未曾想竟有如此威势!”徐澜闻言,却是笑了笑,轻声开口:
“然而这些,不过是沧海一粟。”
“在更为久远的岁月之前,天地间曾遍布更为可怖的巨兽。”
听到徐澜的话,李世民的好奇心也是被勾起:
“哦?更为久远?国师可否细说?”
徐澜缓缓道:
“那是一个被称为「侏罗纪’的太古时代。”
“大地之上、深海之中,或行走或遨游着名为「恐龙’的巨物。”
他伸出手指,随意指向宫墙:
“其高者,可达十数丈,一步踏出,地动山摇,河滚湖翻。”
李世民顺着徐澜的手指望去,看着那数丈高的巍峨宫墙,瞳孔骤然收缩!
“十……十数丈?!”
他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
“一步踏出,地动山摇?!”
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遮天蔽日的恐怖身影,其高度甚至远超长安城最宏伟的城墙!
“这……这……”
李世民喉咙滚动,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如此巨兽,岂不是比城墙还要高上许多?!”
他想象着那巨兽行走在长安城外的景象,只觉得一股强烈的荒谬感和巨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徐澜平静地点了点头:
“不错。”
他目光扫过李世民那震惊的面容,补充道:
“更有甚者,翱翔于天际,翼展数丈。”
李世民:…….”
他听完徐澜的描述,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这……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极限!
此番天地的太古时代,未免也太过精彩!
他身为帝王,坐拥万里江山,自认见识广博。
可如今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