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才过了几个月清闲日子。
好消息没等来,倒是等来了坏消息。
贾环的视线越过牛二,现在在南军做小旗的板儿低着头。
贾环稳了稳心神,对牛二和板儿道:“先进来,进来说吧。”
牛二瘪着道:“是。
多谢王爷。”
三人来到前厅坐下。
贾环对牛二道:“讲讲吧,怎么回事。”
牛二道:“那倭使不学好,去青楼喝酒,吵着要找姑娘。
利红楼的老鸨找各个姑娘问了,那些姑娘一听说服侍倭人,都不肯。
倭人就闹了起来,恰巧被我们遇上,吵着吵着就动手了。”
贾环问道:“这个事你们做的对。
他们真要找起来,大理寺那边我可以帮你们。
但是还有一件事,你们去青楼做什么?”
“这不是板儿兄弟的生日么?
王爷让板儿兄弟去校场和兄弟们一起过,我们想了想,各自凑了凑钱,拉着板儿兄弟去喝酒。”“就只喝酒?”
牛二看了眼低着头的板儿,又看了看贾环,僵硬的点了点头。
嘴里却哼唧着。
贾环一脚给牛二踹出了前厅,又拎起板儿,扔了出去。
牛二和板儿飞出门,落在地上,赶紧跪在地上。
贾环没用多大力气,要不他们起身的动作也不会这么利索。
就是声音闹得大,前院的仆人,管家等都出来,躲在一旁看着。
贾环对着牛二骂道:“你照照镜子看你那样吧!你倒是还挺仁义!”
跟着贾环随手抄起了个鸡毛掸子,朝着板儿身上抽去:“你三叔我让你去跟兄弟们亲近亲近。亲近到青楼去了?!
你也不嫌脏!
想要媳妇跟三叔说,环肥燕瘦什么没有?还去那儿?!”
板儿在校场向来以坚忍闻名,如今被贾环抽了一掸子,眼泪顿时流了下来。
“三叔,板儿错了,板儿错了……”
贾环又踢了踢牛二:“还有你!
咱们从奉乾打到柳城,我是不是一次也没直接让你们进城随意掳掠?
是不是每次先记下,最后给兄弟们分。
怎么回了神都,就变样了?
军纪呢?!”
牛二低着头闷道:“王爷,这真是头一次,我们平时都不去的。
虽说各自在家里都有媳妇,但是多亏王爷平日不吝赏赐,我们在神都也都有相好。
不去青楼的。
真就是给板儿兄弟过生日,想着去带他见识见识。”
牛二心中紧张之下,心里有什么话都老老实实的往外说。
看着微微发抖的牛二,听着他朴素的话,贾环心里的火气消去了三分。
贾环对着一旁看戏的贾兰道:“看什么看,给我练枪的蜡棍拿来!”
贾环又对着门房道:“给大门打开,给街坊们看看,让我这一个心腹、一个大侄子好好臊一臊!”贾兰赶紧跑去找巧姐儿,想着让她劝劝贾环。
巧姐儿却从角门匆匆跑来,喘着气问道:“三叔呢?”
“在前院训人呢,诶,你去劝一”
话还没说完,巧姐儿已经如风一般跑开了。
“三叔,三叔!”
贾环看着巧姐,问道:“怎么了。”
“我上午跟阿桂叔出去领信,听到了个消息,先回来了。”
“徐寿的?”
巧姐摇了摇头:“王爷,走海路北上的商船被倭人劫了。
据说那倭船和锦城的大船很是相似!”
贾环问道:“炮呢?是怎么劫的?倭人有开炮吗?”
巧姐道:“听说是只有跳船。听到炮响了,但没看到炮弹。”
贾环皱了皱眉,心中暗自思量,这是炸膛了?
“可他们怎么就敢劫船?”
巧姐摇了摇头:“这就不知道了,消息已经传到宫里了,现在国子监的倭使们都被抓起来了。”贾环心中正疑惑的时候,贾兰拿来了蜡棍。
贾环对着巧姐道:“你先回后院。”
“好。”
巧姐嘴上答应,却只是绕到一旁去看。
门房把大门打开,贾环对着牛二和板儿道:“走。”
结果大门前却停下了阿桂的马车。
他匆匆下车,没想到这前院这么热闹。
阿桂吩咐小厮拿着一个大包信件和一小包信件过来。
贾环问道:“怎么这么多信?”
“回王爷,除了徐大人的信,还有陈参议和于藩台的信。”
“他俩的信?”
贾环有些疑惑,接来了信,正欲先拆开看来。
身后又有丫鬟急匆匆跑来。
“王爷,王爷,大太太让我来找王爷。
二太太呕逆、目眩,好像是恶阻的症状。”
又一件事扑面而来,幸亏贾环之前带兵早有习惯。
要是一般人还真得气都喘不过来。
贾环问道:“大太太找太医了么?”
“正去请。”
阿桂连忙道:“恭喜王爷,咱们府上这是又添新贵了!”
贾环把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