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声中,马车的车门打开了。
今天神都的天有些阴,上空弥漫着乌云。
虽然是白天,却让人分不出时间来。
再加上萧瑟的风吹着落叶,路上行人脚步匆匆。
林黛玉虽说有着好消息,但是愁眉难展。
她还没下车,一旁已经有丫鬟围上了挡帘,紫鹃和雪雁上前来搀扶她。
“太太辛苦了。”
林黛玉摇了摇头:“宫里的袭人才是真辛苦。
我看她在宫里虽是规矩体面,但终究比不上在府里自在。
一头顾着规矩,一头还得想着娘娘,一头又得照顾英哥儿。
一个头三个大。”
雪雁听闻此言,悄悄的笑了笑。
紫鹃道:“袭人一直跟在王爷身边。
向来是最得体的。
这样的重担,恐怕只能由他来做。
王爷在外面,估计也只能放心袭人。”
林黛玉看了一眼紫鹃,眼神晦涩,如同天上的乌云。
她强撑着笑容,点了点头。
紫鹃看到林黛玉这副神情,心中已经了然。
明面上却仍是装傻,笑呵呵的扶着林黛玉回府。
一路到了定忠堂后堂。
见到林黛玉回来,连挺着个大肚子的薛宝钗都起身迎接。
“王妃回来了。”
“王妃。”
一阵清脆婉转莺燕之声响起,林黛玉对着众人微微颔首。
她来到主位,在紫鹃和雪雁的搀扶下坐下。
跟着薛宝钗等人才坐下。
另又有丫鬟搬来暖手、暖炉、香、茶等。
林黛玉微微的叹了一口气,跟着道:“宫里有消息。
王爷在前面立了大功,给倭国的将军生擒了。”
堂内顿时一片赞叹之声。
“好,好啊。”
“王爷又立功!”
“不愧是王爷。”
林黛玉跟着吩咐道:“不用等宫里的赏赐,我先叫账房赏了。
一会各自去账房领银子。”
众人笑意更甚,虽说他们确实挂念着贾环,但是这实打实的银子也不是假的不是?
各人根据等级,平日表现,各有赏赐。
热闹了一阵后,林黛玉挥挥手,各人散去。
只留下林黛玉、薛宝钗、秦可卿。
至于薛宝琴,则是拉着探春领钱去了。
林黛玉对紫鹃道:“皇后娘娘赐的药放仓库吧。先收着。”
紫鹃的视线落在了薛宝钗的身上,她琢磨了一下。
为何林黛玉不把这滋补的药给薛宝钗用。
想了一想还是没想明白,只得暂时先去做。
林黛玉拉着薛宝钗的手,身形终于微微的放松下来。
三人向着后院的屋内走去,丫鬟们给薛宝钗扶上了炕。
林黛玉坐在炕沿,头枕着薛宝钗的肩膀。
“王爷在的时候没觉得什么,如今王爷走了,才觉得处处都是危险。
往宫里一趟,真是万事小心。
没听到信的时候担心那黑了心的有什么万一,真听到他立了功,这边又得应付宫里的娘娘。”薛宝钗明白林黛玉的难处。
“谁说不是呢。
都只看见了王爷的光鲜的外头,这里头受着多少委屈和猜忌,却是看不到了。
也真是苦了妹妹了。”
说着,薛宝钗揽过林黛玉,抱在怀里。
林黛玉闭上了眼睛,轻轻的道:“只求他无病无灾的平安回来吧。”
秦可卿跟着道:“圣人临朝,王爷肯定没事的。”
林黛玉拉着秦可卿的手,应了下来。
就这时,有丫鬟在门外通报道:“报各位太太,宫里来人赐赏了。”
林黛玉匆匆起身,拉着薛宝钗出去迎接。
一路到了厅前,因是女眷,宫里的太监只把圣旨交在香案,自己宣读后便离开。
林黛玉等人则是在厅门后跪听。
太监走后,林黛玉给圣旨请了进来。
仔细一看,确实是赏赐。
不过却不是给贾环的。
而是给贾英的。
赏了他一个所有翰林学士穷极一生所求之职。
太子侍读。
林黛玉接过圣旨,烟眉中愁云更重一分。
她心中已有些不想让贾环继续打下去的念头。
却强压下来。
恭恭敬敬的收下圣旨,将其供奉起来。
紫鹃想了想,问道:“王妃,是不是该给王爷写一封信?”
林黛玉点了点头,分发下信纸。
她提起笔,犹豫了半天。
最后只落下了一句话。
“家中一切很好,勿忧。”
待薛宝钗、琴科钦各自写完。
林黛玉招来信鸽。
“乌云,你务必要送到,知道么?”
“咕咕!”
林黛玉双手轻轻一托,乌云借着林黛玉的劲力飞上了阴霾的天空。
放飞了乌云,林黛玉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时候不早了,准备去睡吧。”
林黛玉换了衣裳,回到自己的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