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
信使急报,匆匆在营帐外面响起。
营帐中,书案前的韩信、郑成功、彭立、罗龙、胡贞五人听见这声音,身子顿时一震。
五人的视线情不自禁的投向了贾环。
三个月来,贾环的脸看着更加的坚韧了。
头顶偶尔也会抽出一两根白发。
五人的视线慢慢向下,书案上排列着三块金牌。
除了第四枚金牌,还有什么是值得神都八百里加急的?
五人看着烛灯下的贾环,心中无不升起一种哀叹之感。
贾环是对的。
自从贾环定下了围困逼攻之法,京都一天比一天孱弱。
饶是如此封锁,竟耗费三个月。
若是当时趁着京都士气正盛,还真不一定能打下。
可朝廷如何体谅前线之事呢?
贾环的声音依旧不动声色,很是平静。
“进来。”
信使急匆匆进来:“王、王爷……”
贾环的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安抚着信使:“没事,你说。”
“是、是,新的令一”
信使话没说完,眼前已经有一道明晃晃的剑横在眼前。
信使抬起头:“罗、罗将军,这是何故?”
罗龙看向了贾环:“王爷,不如就让罗某一人背下罪责。王爷只管在京都围困就好。
如此,也算是报了阿信将军和王爷在喜都的救命之恩。”
韩信抬起头,阴冷的眼神看向了贾环。
他的意思很明白了。
“反?”
贾环摇了摇头。
“时机不对。”
贾环起身来到罗龙身旁,压下了他的剑,扶起信使。
语气中带着温和:“起来,罗将军想女人想疯了。
罗将军跟你开玩笑呢,快起来。”
信使颤颤巍巍的起来:“王爷,王爷,是”
信使别过脸去:“是新令牌。”
说罢,信使从怀中掏出了令牌。
贾环眉头微微皱着,嘴角却勾着笑,微微叹了一口气。
恭恭敬敬的收下了令牌。
贾环翻过令牌一看,上面却没有刻任何字。
以往的三枚令牌上面都刻着一个“回”字。
如今却什么都没刻。
贾环脸上笑意更甚。
皇帝这是在跟他打哑谜。
贾环仔细想来,这大概就是最后通牒了,之所以不刻字。
不过是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安排好之后的部署而已。
贾环走回书案前,将令牌随意扔在书案上。
他解下自己的披风,简单将肩甲卸下。
坐回椅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随后,闭上了眼睛。
众将看着书案上的无字金牌,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看来皇帝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要不是群臣盈沸,皇帝至于发无字令牌么?
京都急,神都就不急么?
一个贾环,两头救火。
胡贞等人的脸上的硬筋涨了涨,一个个咬了咬牙,皱着眉,说不出话来。
贾环闭上眼睛,对着众人吩咐道:“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只要你们继续按照我说的做。
阿信和彭将军两翼轰击,胡部堂和郑都督封锁,罗将军和牛二带队投尸放火。
京都最多不过二月,就会人相食。
再过一月,其内必出城而攻。”
贾环睁开眼睛:“我也该回家抱孩子了。”
听闻此言,莫说五位将领,就连送信的信使都心中都升起了悲哀同情之感。
信使将脸别过去,恨不得自己在送令牌的途中遭遇风浪,死在大海。
如此,也能为贾环分担一些窘迫。
胡贞感慨道:“圣侧有小人啊。”
贾环并不回话,只是微微颔首。
贾环对着五人道:“我不在时,凡有你们五人商议不定之事,便听阿信的,明白么?”
“是!”
五人整齐抱拳应下。
贾环摆了摆手:“去吧,都先去忙吧。”
“是!”
五人恭敬离开营帐。
贾环对着板儿和贾兰道:“你俩也去收拾收拾东西吧,去吧去吧。”
顿时,营帐内只剩下贾环和牛二,以及飞熊军亲兵。
牛二看着依靠在椅子上的贾环,抿了抿嘴。
他悄悄的来到贾环的身侧,挠了挠自己的手臂。
“有屁就快放,扭扭捏捏的,像什么话!”
牛二听闻贾环这么说,仍是琢磨了半天才道。
“弟兄们只听王爷的,无论王爷要做什么,弟兄们都支持!”
牛二跟周围的亲兵们对视,他们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肯定。
贾环讪笑道:“好了好了,知道你们忠心。
这种话,以后可不许再说了,知道么?”
牛二嘴唇蠕动:“知道了。”
贾环的眼睛眯了眯:“我得想个办法,好让你们在神都多找几个相好。”
牛二赶忙道:“不用不用,不敢劳烦王爷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