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偷袭朱祁镇的不是也先(1 / 2)

南方文官集团?

朱棣眉头紧锁,他很快就将全部的线索结合起来。

杨士奇就是南方人。

而且他的家乡就是在麓川之战的附近。

刚才天幕说,东南沿海之地突然爆发暴乱,让朱祁镇不得不派遣军队去镇压。

那是谁的地盘。

现在来看,叛乱的背后,其实就是内阁在搞鬼。

准确来说就是文官集团搞的鬼。

文官集团并不是内阁。

这点朱棣还是明白的,以内阁这些人的能力,还不足以威胁皇帝。

内阁代表的不过就是文官集团当中的官僚党。

不仅是朱棣,连朱高炽也忽然明白,为什么当初天幕曝光变法的时候,老四那么聪明的人,结果居然拼死也要去得罪官绅。

敢情是不得不将这些官绅士族杀光。

有这些的存在,大明国运只会越来越弱。

他们就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

【明史之中解释不清楚的事情太多了,因为根本就无法解释,因为那就是不要脸的人写的。】【今天我就给你们全部推翻了!】

【有很多人说朱祁镇在位的时候,各地都爆发起义,那真是笑话,自古以来农民起义是为了干什么?打土豪,分田地。

可结果,当时的起义军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官军,只打官军,什么都不抢,大家想想都知道这些是什么人!】

【朱祁镇年轻人啊,他也是气血少年,遇到这种东南沿海的起义,他根本就不惯着,立刻就派兵十万镇压。

这一战打大半年,毫无收获,十万明军连一场像样的仗都组织不起来,就完全陷入了泥沼之中,找不到敌人,原因很简单,地方的军官早就已经跟文官勾勾搭搭了,沿海地方都是海上走私的重地,这些人早就赚的盆满钵满,自然不会再听皇帝的命令。

朱祁镇大怒,直接从京师调派了两万五军营大军,仅仅三个月,东南沿海的骚乱就平定了。十万久攻不下,两万大军轻松镇压!

镇压完毕以后,军队还是留在了原地,朱祁镇打算调查此次叛乱的原因。

当时是正统十四年的三月,距离土木堡之变还有四个月!】

“狂妄,太狂妄了,这帮文人太狂了!”

哪怕是朱高燧都明白,这其中简单的道理。

这分明就是有人暗中搞鬼。

他常年跟军队打交道,当然很清楚明军的实力。

“爹,你现在就让我带人去把那些老匹夫都杀了!”

他忍不住了,起身就要去找内阁算账。

“继续往下看!”

朱棣眼神充满杀意,若朱祁镇是真的昏庸,也就算了。

可从此次天幕之言来看,并非如此。

朱祁镇若真的能办得这一切,那这样人又怎么可能是昏君呢。

他还注意到最后那句话。

如今的距离土木堡之变已经很近了。

也就是说,土木堡之变真的很可能是阴谋。

朱棣暴怒,今夜无论如何他都要杀人。

【朱祁镇拿回政权才几年,就爆发了两次大战。】

【尤其是这次东南沿海的叛乱,更是让他下定决心调查起因,当时是六月份,想必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

朱棣仔细的回想之前天幕之言。

毕竟过去太久,有些忘记也属正常,不过宫内专门有太监负责记录,也不算大事,他就想让去拿。但朱高烁却给出了答案。

“二十五年风平浪静的大同、宣府还有辽东同时传来军报蒙古人犯边!”

“而土木堡之变应该就是七月份的事情!”

朱高烁的这两句话,如同利刃般刺入了朱棣的内心。

此刻若是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就真白活了。

北边的乱动明显就是为了掩盖东南沿海叛乱的事情。

朱棣急忙看向朱高烁:“老四,你意思是说,他们就是故意想让朱祁镇亲征?然后将他出卖给也先?”这次朱高烁没有说话了。

不是他不想说。

而是他也不清楚,到底实际情况。

只能说明史里对土木堡事情的记载,确实很片面,掩盖了很多东西。

朱高烁唯一能确定,就是文官集团不是什么好东西。

【朱祁镇带兵出征土木堡大家都知道,号称五十万大军,可是在明实录跟明史,这两本官修史书里面,却毫无记载,死了士兵,也一个字没写!

土木堡死了多少人,谁也不知道,号称是三大营主力全部拉去了,可若是京师三大营一扫而空,于谦后来整编八团营编的是什么人?

【唯一有记载的阵亡将领名单!】

【土木堡是后来最终出事的地方,但在这之前根据记载,也先的骑兵就已经跟朱祁镇打了几仗,并且全部获胜。

这样的明史说出来都可笑,这几次战斗全部发生在长城以内,大明的国境之中。

为什么没有阵亡名单,因为根本就无法统计,明军真实损失非常的少,可能少到你无法想象。朱祁镇被生擒,军队的高层将领全部阵亡,结果士兵没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