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1 / 5)

第23章第二十三章

隋蓬仙一把把赵庚拉到自己身后,先是瞪了一眼不成器的男人,她转头瞥了几眼叽叽喳喳跳得最欢的几个人,冷笑着伸出手:“既然你觉得一个铜钱不是什么要紧的事,那你们一人替他赔一枚铜钱,我们就不追究这事了。”他们顿时不服气了:“凭啥要我们给钱?"他们是来看热闹的,没说看热闹也要花钱啊!

隋蓬仙慢条斯理地抱臂还击:“那被抓的又不是你们,你们急个什么劲儿。”几人被呛了回去,嗫喏了几句听不清的闲言碎语,又被旁边的几个婶子讥笑了一番,只能悻悻然地挤回了人堆里。

正想悄悄溜走的蔡三被赵庚从背后瑞了一脚,顿时晕了。留下这人当个挡箭牌,顺便也吓一吓他,日后少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拿了银子的小伙子拔腿就往大理寺跑去,有人终于挤到前排,探头去看红椿扶着的老妇人,惊呼一声:"哟,这不是我家那口子表姐她三姨姥家舅姑的老娘吗?”

有人默默捋了一把汗:“你家人丁挺兴旺。”杨大花急匆匆地走过去,掏出手帕给老妇人擦眼泪,着急道:“老姑婆,你这是咋了?菜篓子怎么还摔坏了?”

刚刚老妇人只是一味地哭,听到有些熟悉的声音,她抽噎着抬起头来,继续嚎啕:“钱不是钱,人不是人,我一”

话还没说完,老妇人就因为激动过度,晕了过去。杨大花吓了一跳:“老姑婆,老姑婆!”

有几个热心的婶子上前叽叽喳喳地指了方向,说前面巷子右拐就有一家医馆,大夫人好,不会乱开方子。

赵庚当机立断,背起晕倒的老妇人往医馆大步而去,锋利未退的眼神扫过隋蓬仙,她没有犹豫,点了点头:“我在这儿等着大理寺的人,你先过去。赵庚对她颔首,想说句抱歉,今日本来是让她高兴的,却不曾想让她也跟着忙碌。

事有轻重缓急,再多的愧疚与情意,都藏在深深一瞥中。见赵庚背着老妇人走了,几个躲在门后偷窥的伙计忙进去给掌柜通风报信。隋蓬仙留心到那边的动静,见是家酒楼,联想到刚刚和老妇人一起摔了一地的铜钱和菜篓子,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那几个刚刚热心指引赵庚去前面医馆的婶子还没走,隋蓬仙从红椿手里接过油纸包着的杨梅糖,笑声道:“几位婶子是住在这附近吗?”一个芳姿绰约的高门女郎笑意盈盈地和她们说话,几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受宠若惊,对隋蓬仙递过来的杨梅糖更是连连摆手:“我们就是来凑凑热闹,哪能要娘子您的东西。”

隋蓬仙想要和人处好关系的时候,通常是无往而不胜,红椿看着自家脾性骄蛮的大娘子不过几句话间就和她们亲亲热热地说上话,还顺便套出了那家酒楼往日发生过的一些事,一时间十分钦佩。

这时候大理寺的人来了,隋蓬仙看出几个婶子有些害怕,又拿过一包没拆过的蜜饯果子递给她们:“拿回去给家里孩子们分着甜甜嘴吧。”几个婶子欢欢喜喜地走了。

“去把那间酒楼封了,遣走客人,不许其他人出入。“赵庚对着他们亮出令牌,卫兵们连忙应是,一时间街上又热闹起来,大家都在远处探头探脑地看官兵老爷们气势汹汹地封了那家叫做玉锦楼的酒楼。有人路过,见这架势连忙问玉锦楼是出了什么事儿,有热心人帮忙解惑:“玉锦楼的掌柜收了人家的菜不给钱!苦主上门讨要,还把人打伤了!”有些越说越离谱,连玉锦楼专门让人半夜溜去村里偷菜,一整个村子的人闹上官府,所以官老爷们才会打上门。

之后的事倒是不必赵庚来做,只是他少不得要去一趟大理寺,还要写一封奏疏呈到御前,以防天子疑心。

见他深沉难言的眼神扫过来,隋蓬仙简明扼要地把刚刚听来的那些事告诉了他,末了又强调:“听说这家酒楼的东家姓赵。"户部尚书王清寰的夫人正是出自陈郡赵氏。

赵庚知道,她是怕自己新入汴京,不清楚世家大族之间的弯弯绕绕。四目相对,赵庚静默良久,他的那双眼睛却像是会说话一样,把主人深藏心底的汹涌情意一股脑儿地往外倒,隋蓬仙感觉自己快要呼吸不过来了。她别过脸,哼声道:“我今日逛得够了,红椿,咱们回去吧。”红椿连忙应了一声。

“等等。”

隋蓬仙看着他伸手握住自己的小臂,轻薄纱衫哪里抵得住男人掌心的温度,两人几乎是肌理相触,烫得那一块儿肌肤都暖融融的,感觉很奇怪。赵庚从她愤怒的眼神中读出了登徒子'三个大字。不远处卫兵正在查办玉锦楼,喧闹哭叫声不绝,许多双眼睛盯着,并不是说话的好地方、好时机,但赵庚觉得自己必须得做些什么。“今日的事,多谢。还有,对不住,没有让你尽兴。“赵庚语气很诚恳,他又生得一副剑眉星目的模样,是十分正统的英俊,这样认真地说起话来的时候,被他深深注视着的那个人能够再直观不过地感受到他比春日融雪还要柔软明亮的心意。

赵庚想说一些诸如′下次不会再犯'的话,却又在话滑出口前默默刹住了车一一总觉得这种话不说还好,一旦说了,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些烦心事。何必让她满怀期待,之后又失望。

“国公爷!”

大理寺丞骑着马匆匆赶来,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