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4.44 林黛玉:还不去倒茶?(1 / 3)

第四卷

4.44林黛玉:还不去倒茶?

月底,荣国府,东路院。

就是贾赦的住处,说起此地,林锐平时真的极少来,倒不是他不懂礼貌或者故意要给难看,而是人家根本不接待,他当然不是第一次来走亲戚,但每次一提拜访,得到的都是推辞或者不方便。

至少在“自囚”这件事上,宁荣二府老哥俩确实做到了。

关起门后偷偷做的事情另说。

今天要不是他专门说明确有要事,说不定结果还一样。

“你小子怎么突然有空,跑我这里来?”正房正厅,贾赦虽说看起来状态不大好,似乎长时间酒色过度的同时,昨晚更过度,好歹还能说清楚话,“还有你说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眼前之人怎么说呢?

老纨绔、老王八蛋、老混球都不委屈他。

但要说他有多该死,那得看站在什么时代的标准上,如果是现代,把他拖出去枪毙八遍都不过分,但如果按照封建时代的“标准”,其实也就那样,比如贾琏,老了以后大概也是如此。

林锐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实在见多了各种抽象玩意儿。

“赦大伯,咱就不能先垫垫肚子?”此时,他正无语的举杯。

既然是来走亲戚,中午又留饭,肯定不可能两个大老爷们对坐着干说,只是看看桌上酒菜,他很感慨外面那些“传闻”四个菜、没有汤,酒还是很常见的花雕,只是窖藏时间稍长。

至于四个菜,鸡、鱼、羊、素,跟奢侈扯不上一毛钱关系。

再对比贾母动不动摆席的派头,真是人比人该死。

换句话说,贾赦确实沉迷于酒精不假,却谈不上奢靡浪费,更多是某种对上的“表态”或者“放纵”,看来当初的“兵谏”之事确实副作用很大,逼得他不得不如此,否则大概率有危险。

当然,只是吃喝如此,看他一屋子的古董摆件儿,嗯

贾敬的“出家”也一样,而且不老实。

要不然哪来的惜春?

“说事儿!”贾赦瞪他一眼。

“行,说事儿!”林锐无奈的放下手中酒杯和筷子,扫一眼周围。

贾赦立刻皱眉。

“王善保!”良久,他没好气的拍拍桌子。

“少爷!”一个老家丁飞跑着进来跪下。

“院里就你留下,院门关上。”贾赦不耐烦的摆摆手。

“是,少爷!”王善保磕个头才爬起来,自去安排事情。

很快,随着一声声呼喝,院里慢慢安静下来。

“现在能说了?”贾赦这才没好气的灌了一杯酒。

“伯父见谅,小侄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林锐急忙起身,陪笑着给他满上,“头一件事,说的是平安州那边,而且分两边,一个个是你们这边的“生意’,另一个是王家那边的一”

“你自去找王家说。”贾赦不耐烦的打断他,“生意怎么了?”

“我和王家说不着!”林锐很无语,“行,咱们说正事儿,小侄不是说平安州的“生意’不能做,而是要好好做,我得到消息,你们府里过去做“生意’的商队有两支,伯父明白了?”

“嗯?”贾赦脸色一变,“你确定?”

“要不然我能专门来说?”林锐笑着举杯。

他得到的消息不只是来自丰字号自己的商队,还有秦可卿人手的探查,两边对照后交叉验证,确认了贾家的“分支”问题一一不用怀疑,平安州互市的利润极大,他不会放过的。

商号这边有不少货物给贾家,都是和贾赦、贾琏父子名下的名下商铺对接,然后在平安州发现,还有一支打着“荣国府”旗号的商队,只不过,他们本着省事儿的想法没过问、只是上报。

当然,这些事情就没必要和贾赦多说了。

贾赦放下酒杯,沉吟着起身踱步。

“你刚才提到王家?”良久,他严肃的开口。

“小侄确认消息后,为了防止误会,专门查证过。”林锐点点头,“那支商队说是你们的当然没问题,因为用的印信、名帖都对,说不是也可以,因为除了带头的人,其他都不对劲儿。”

“我的名帖?”贾赦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平安州的生意越不过水家。”林锐再次点头。

“北静王府只认我的名号。”贾赦自然不会听不懂。

“伯父见谅,非是小侄多管闲事,虽说平安州的生意很大,京城各大家凡是能找到路子的,基本都有插手,正如山海关那边一样。”眼见事态明朗,林锐认真起来,“但生意也有个底线。

一般来说,对鞑子互市什么货物都好销,基本没有卖不出去的,但我们自己却一定要明白,不是什么都能卖,丰字号有的是茶叶、瓷器和丝绸,盐货也偶尔出手,却从来都不会去做一”

“铁货!”贾赦的脸色已经彻底阴沉下来,“哼!”

“小侄先要确认,这不是伯父的意思吧?”林锐严肃看着他。

贾家后来被抄,罪名很多、本质上确实该死,但其中包括平安州的生意,那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找理由也不是这么找的,京城各家在其中几乎都不干净,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