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喜当爹,真是够惊喜的(2 / 3)

?说这个国家亏欠了她?

在她的信仰面前,这些话都显得那么苍白。

他沉默了许久,脑子里飞速地思考着。

他不能就这么走了,把她们母女俩扔在这个冰冷破旧的公寓里。他做不到。

“伊莉莎。”他站起身,走到她面前,向她伸出手。

伊莉莎迟疑了一下,还是把手放在了他的掌心。

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带着一层厚厚的茧子,给人一种莫名的心安。

许峰将她从地上拉了起来。

“我跟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交易,已经达成了。”

他看着她的眼睛,缓缓说道“后续,会有大量的‘农用机械’和‘生产物资’,从苏维埃运往东北。反过来,我们也会有大量的粮食,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到莫斯科。”

伊莉莎不解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说这个。

“这么大规模的贸易往来,需要一个可靠的、精通两国语言的联络官。负责在莫斯科这边,进行协调、沟通,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许峰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我想来想去,也找不到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

伊莉莎的瞳孔猛地一缩,她瞬间明白了许峰的意思。

“不行!”她想也不想就拒绝“这是你给我安排的,我不能……”

“这不是我安排的。”许峰打断了她“这是工作的需要。伊莉莎·安德烈耶夫娜上尉,你有在东方工作的经验,精通汉语,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同时,你又是苏维埃的功勋军官,忠诚可靠。这个职位,非你莫属。这是元帅的任命,不是我的施舍。”

他把“元帅的任命”几个字咬得很重。

伊莉莎怔住了。她看着许峰认真的脸,看着他眼里的不容置疑。

她知道,这是他为她想出的,一个能让她接受,又能保全她尊严的办法。

把一份私人的人情,包装成一项公事的任命。

这个男人,总是这样,不动声色地,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伊莉莎极力想和他撇清关系,想独自承担一切。

可是,当他真的为她披荆斩棘,为她铺好一条路的时候,她心里那座用倔强和自尊筑起的高墙,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丝裂缝。

一股暖流,从心底深处,慢慢地涌了上来。

她看着他,看了很久,终于,轻轻地点了点头。

“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许峰就离开了旅馆。

莫斯科的清晨寒气逼人,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扫雪车在发出单调的轰鸣。

他没有去找伊万,这种事情,伊万掺和进来只会更麻烦。他需要直接和能拍板的人对话。

阿尔巴特街的旧书店还没开门,许峰在街角的一家小咖啡馆里坐了下来,点了一杯热气腾腾的格瓦斯。

他没有联系米哈伊尔的办法,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等待。

他相信,既然合作已经开始,对方一定有留意他动向的渠道。

果然,不到一个小时,书店那扇熟悉的门被推开了。

米哈伊尔穿着那件黑色的呢大衣,像一头熊一样走了出来。

他左右看了一眼,目光在街角的咖啡馆里与许峰对上,随即不动声色地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许峰放下几个戈比,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在清晨空旷的街道上穿行,最后拐进了一条僻静的后巷。

“出什么事了?”米哈伊尔转过身,眉头紧锁。计划才刚开始,他最怕节外生枝。

“我需要一个人。”许峰开门见山。

米哈伊尔的表情放松了一些,只要不是计划本身出问题就行“什么人?”

“伊莉莎·安德烈耶夫娜,前上尉。”许峰报出了名字“我需要她担任这次‘农业援助计划’在莫斯科方面的总联络官。”

米哈伊尔的眉毛挑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探究“伊莉莎?我记得她。因为你的事,被调去了西伯利亚。后来听说回来了,在乌拉尔的一家工厂里。”

“她现在就在莫斯科,在一家兵工厂当质检工人。”许峰纠正道。

米哈伊尔沉默了。一个在战争中立过功,精通汉语,有着丰富对敌斗争经验的军官,最后沦落到去当一名普通的工人。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他心里一清二楚。

克里姆林宫里的那些龌龊事,他见得太多了。

“这是你的私人请求?”米哈伊尔的语气很平静。

“是公事。”许峰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们之间的合作,时间跨度长,涉及的物资数量庞大,中间环节繁多。”

“国防部、农业委员会、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铁路运输部门……你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在这些部门之间穿针引线,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他看着米哈伊尔,语速不疾不徐“这个人,必须对我们东方人的行事风格了如指掌,避免因为文化差异产生误会和摩擦。”

“她必须有军人的背景,懂得保密纪律,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事能做。她还必须绝对忠诚,不会